第三百一十七章 你给了《韩非子》?!(求订阅)-第2/5页





        子襄道:

        “这不用担心。”

        “我跟不少六国贵族交好。”

        “依我推测,六国贵族这半年来,一直在策划逃亡,不过他们应也很清楚,只要朝廷没有放松,他们逃亡的机会其实很渺茫,所以他们一直在等。”

        “等咸阳再次事乱。”

        “眼下咸阳的确有动荡的苗头。”

        “前有卫肆的案事发,后面又有阳泉君之子伏诛,眼下咸阳大小官吏人人自危,唯恐被殃及池鱼,不少官员更是已成惊弓之鸟,在这种高度紧绷的状态下,稍不注意,便可能出现差池。”

        “而且......”

        “卫肆的案子牵扯到了秦落衡。”

        “秦落衡的身份,我们是知道的,但外界不知晓,而这次官府的态度十分诡异,只严查了卫肆相关的存在,未对秦落衡做任何审查,明眼人都看的出有问题。”

        “人都是有好奇之心的。”

        “这段时间恐会有不少官员打听,或者问询秦落衡的事,只怕秦落衡为‘已逝’十公子的事,会开始藏不住。”

        “十公子死而复生。”

        “这显然是能引起咸阳大震的!”

        “现在的朝堂,其实不少官员都投靠了长公子,只不过没有表露出来,若是十公子复生的消息传出,恐怕很长一段时间,朝堂都会陷入动荡。”

        “那时无疑就是最好的逃离机会。”

        “六国贵族并不知道此事,但并不妨碍他们抓住这个机会,而且他们这些年靠着钱财,买通了不少官员,只要朝廷露出这个空档,他们未必就真抓不住。”

        “不过......”

        “他们的逃亡之路,注定鲜血铺地。”

        “城中六国贵族人数过万,他们不可能全部逃出去,其中一部分人可能会被官府抓住,被处死,但绝大部分人会被直接抛弃,等其他人逃离后,他们的死活就全靠朝廷的念头了。”

        “到时城中恐又会血流成河了!”

        孔鲋默然。

        他们儒家私学之事被揭露,同样也是这种场景,私下里,孔鲋其实已打起了退堂鼓,甚至,他想过直接放弃私学,不过他也清楚子襄开设私学是真为孔门着想,因而并不敢言明。

        见状。

        子襄以为孔鲋是在感叹逃生艰难。

        因而道开口道:

        “兄长也不要杞人忧天。”

        “我们跟六国贵族不一样,他们本就有‘罪’,我们是无罪的,而且只要真逃离了咸阳,大不了去当隐士,天下这般大,难道还找不到我弟兄二人的藏身之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