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你给了《韩非子》?!(求订阅)



        孔鲋眼中露出一抹挣扎。

        他虽没子襄那么聪慧,但也清楚一件事,他们现在还是大秦的官员,若是逃了,可没准可就成了罪犯,到时恐怕要东躲西藏了。

        见状。

        子襄也清楚兄长的担忧。

        说道:

        “兄长,不用过分担心。”

        “而今私学之事已经掩下,朝廷短时都查不出来,也即是说,我们其实当下是无罪的,我们现已经被废了参政议政职权,本来就成了摆设,就算最后逃了,始皇大抵也不会放在心上。”

        “我儒家对秦廷而言,根本就不重要,对始皇也不重要。”

        “始皇虽然会怪罪,但并不一定会惩罚,因为这本就是他一手造成的,而且这些年儒家倨傲,不少儒士都曾顶撞过始皇,虽然始皇并没有说什么,但心中定然有不悦。”

        “我们不辞而别,始皇或是乐见其成。”

        “再则。”

        “咸阳对我们而言,已近乎成了囚笼,以往我等能参政议政,在外面可谓无比风光,而今呢?又有多少人把我们放在眼里了?就连以往跟我们交好的官员,这段时间也跟我们疏远不少。”

        “人情冷暖,唯有自知。”

        “我儒家在咸阳已可有可无。”

        “若非还顶着个博士的官职,不然早就拂袖离开了。”

        “其实其他儒士尚好,唯有兄长,兄长被始皇封为文通君,统领天下文学,兄长若是逃了,其实是有可能被定罪的,我建议,兄长找时间去把官职退了,给说准备回老宅,潜心修学。”

        孔鲋点点头。

        说道:

        “那就这么办吧。”

        “只是我们若真离开咸阳,又当去向何处?若是直接回故里,等私学之事私发,恐会殃及到故里,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先祖的墓地,这可是万万不能的。”

        子襄眼中露出一抹犹豫。

        沉声道:

        “我们还是当回故里。”

        “我们跟孔里的官员一直都有联系,他们未必就跟朝廷一条心,而且朝廷的焚书令正在不断执行,地方《诗》、《书》已开始被大肆焚烧,故里宅中还留有不少《诗》、《书》,还有先祖的亲笔手札,我们逃离后,若是不回去,这些东西恐会付之一炬。”

        “我们就算后面隐居,也必须把这些东西带走。”

        孔鲋道:

        “还是襄弟想的周到。”

        “只是六国贵族就算做了周密计划,而且有成功的机会,他们又岂会告知我等,我们又如何趁乱逃离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