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四章 损一时而利千秋!(求订阅)-第2/4页





        “眼下地方混乱,北疆战事未歇,南疆百越时常越界袭杀,六国贵族暗中蛰伏,土地兼并愈演愈烈,这一切都可以归咎于治式!”

        “封建诸侯为圣王正道,封建愈多,天下愈安。”

        “这是天下自古的道理!”

        闻言。

        孔鲋心头微动。

        但还是摇了摇头,沉声道:“我还是觉得不妥,当年朝议治式,可谓是规模空前,立国的朝臣竟皆入列,王绾、李斯、顿弱、尉缭、王翦、蒙武等都各陈己见,最后才裁定推行郡县制。”

        “始皇因此还下发过诏令。”

        “若是再挑起争端,这可是在抗令!”

        “若是让法家抓住机会,恐会在朝堂上大加指责,甚至可能会直接落井下石,到时,我儒家岂不越发式微?”

        “这如何能行?”

        子襄冷笑道:

        “兄长,你太高看儒家了。”

        “我儒家本就越来越式微,若是私学不能继续开展,儒家早晚有一日会被法家吞噬殆尽,早一日,晚一日,都是等死之道,这又有何区别?”

        “朝堂何时把我儒家放在眼里过?”

        “以前没有。”

        “现在没有。”

        “以后恐怕也不会有。”

        “我儒家在朝堂上,受到的斥责还少吗?就算被朝堂众人嘲笑讥讽,又算得了什么?但只要这个话题一挑起,始皇定会召开大议,到时朝臣又要费心神在‘治式’上了。”

        “华寄自然也不会例外!”

        “如今我儒家的希望已不在朝堂。”

        “而是在朝野外!”

        “大丈夫能屈能伸,在朝堂上受点委屈算的了什么?相比道统消亡,我更宁愿在朝堂上受辱,因为这能为我们拖延到足够多的时间,我们儒家现在欠缺的就是时间。”

        “挑起这次事端就是故意而为!”

        “我儒家就是要引起众人讨伐,就是要让朝臣对我们同仇敌忾,唯有如此,我们拖延华寄的事,才不会为人察觉,甚至这些人根本就意识不到我们的真正想法。”

        “他们只会认为我们在狗急跳墙,在哗众取宠,只会认为儒家式微,想趁此重回世人视野,以避免被温水煮青蛙一般消亡。”

        “诸侯制没有实行的可能!”

        “从立国之初那场大议结束,我便已经知晓了。”

        “但这并不会影响到我们。”

        “我们只是借着这个话题,让世人把注意力集中到我们身上,从而忽略地方如火如荼开展的私学,损我们一些微薄的脸面,益于儒家长久的蓬勃发展,这有何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