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四章 损一时而利千秋!(求订阅)



        闻言。

        孔鲋却是一愣,随即似乎想起了什么,眼中露出一抹惊疑。

        他迟疑道:“那事不是已经被始皇否决了吗?而且这话题若是说出,我儒家可就要成为众矢之的了。”

        子襄双目微阖。

        冷声道:

        “事到如今,只能如此。”

        “除了这个,还有一个主意,便是让始皇立储君,然长公子现在远在泗水郡,短时都没有回来的迹象,我们若是上疏,只怕会直接石沉大海,了无回音。”

        “而且现在时机已过,贸然上疏,很容易引人猜忌。”

        “到时才是真会惹祸上身。”

        孔鲋担忧道:

        “此事我觉得不妥。”

        “当年王绾老丞相尚在位,尚且没有劝动始皇,而今我们式微,恐更难劝动始皇,而且始皇是一个意志坚定之人,他一旦打定主意,外界根本就劝说不动,也不可能变更。”

        “这是真的在引火上身!”

        “不行!”

        孔鲋直接拒绝了。

        他已经知道子襄是何主意了。

        但正是因为知道,所以才知事情的严重性,他们儒家现在本就不想引人注目,若是再把这旧事重提,只怕会为儒家遭至祸端。

        子襄面色冷静。

        淡淡道:

        “兄长,不用急着反对。”

        “我既然敢提出来,自然有我的道理。”

        “天下大道者二。”

        “分别是霸道和王道。”

        “而天下治式者同样为二,分别是诸侯制和郡县制。”

        “当初大秦初立,刷新典则,创制朝仪,召集我们这些饱学之士共商图治之根本。”

        “天下图治,何为根本?”

        “治式!”

        “当年我等诸博士的确力荐诸侯制,但当时其实是王绾老丞相在做主导,王绾老丞相虽也力荐诸侯制,但他的主张却是落在了《吕氏春秋》上,老丞相认为,谋国图治,当有所本,而秦国图治之本,在《吕氏春秋》。”

        “老丞相此人虽跟我儒家交好,但其实并没偏向过我儒家。”

        “不过,老丞相以往跟吕不韦关系不浅,当年吕不韦遭到清算,王绾却是幸免于难,但始皇对吕不韦的不满,一直都不曾遮掩,故老丞相提出以《吕氏春秋》为根本,其实注定是失败的。”

        “而今再提,却是正好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