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七章 百家起于民,自当用于民!(求订阅)



  四下安静。

  吕卓深吸口气道:

  “秦博士,你混淆了一件事。”

  “我等百家不参与治政,如何推广自家学说?又如何大展身手?正是因为我们不能参与治政,所以才身陷囹圄。”

  “你搞错了因果!”

  秦落衡道:

  “我倒不这么认为。”

  “诸子的学说难道只有治政之学?”

  “大争之世孕育而生几十个学派,每一家或多或少都涉及一定的治政之学,但有几家真的成了体系?据我所知,百家中唯有法、儒、道、墨四家成了体系,其余的都不成体系。”

  “你们哪来的胆量想治政一国?”

  “墨家自墨子身亡后,便一分为三,三家各执一方,墨家的体系也随之分崩离析,秦墨、楚墨、齐墨,到现在都互不登对,谁又敢让墨家的人执事?”

  “连成体系的墨家尚且如此,何况只涉及部分的其他学派?”

  “让你们的学派主政,只会致使天下动乱,大秦好不容易才平定了天下,又岂会自毁根基?你们想主政一国,非是我轻视尔等,而是你们各家都不够格!”

  四周死寂。

  众人竟皆沉默不语。

  秦落衡继续道:

  “你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摆正心态,大秦是因法而强,因法而立,你们有什么资格去不服?去跟法家争主掌权?而法家何曾刻意轻慢过你们?”

  “律法之下,一律平等!”

  “正是基于此,像小说家、纵横家等学派,才能跟法家、儒家、墨家等大学派受到同等对待,法家从始至终只限制了你们一样,便是不准你们自如出入地方为官。”

  “说是限制,倒也不全对。”

  “法家并不禁止你们为官为吏,你们都是有学识的人,若是出入地方为官,定能造福一方,法家要求的是必须熟读律令,你们自恃为百家士人,抹不开面,因而才一直待在博士学宫。”

  “在这点上,你们有不满,可以理解。”

  “但就你们现在这个模样,谁敢让你们去执政?”

  “为了治政而主政,那你们不用再报幻想了,大秦不会给你们这个机会,但你们若是为民主政,或许可以期待一下,没准大秦以后会放开限制,让你们自如去地方为官为吏。”

  “诸子之学,囊括天下。”

  “治政之道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并不是诸子思想的全部,你们若还只执念在治政上,那几乎可以坐等百家消亡了,相对法、儒、道,你们没有任何优势。”

  “任何时候任何帝王,都不会选法儒道之外的学说。”

  “你们想借主政来维持自身学派发展,这几乎没有任何可能,你们也不用再抱有任何幻想,正如名家争辩的,实是实,虚是虚,虚实不能混淆一谈。”

  “没机会就是没机会。”

  “若你们抱的是让天下重新大乱的念头,那我劝你们最好清醒一点,你们之所以能高居庙堂,并非是因你们博学多识,也并非是因为你们足智多谋,仅仅是大秦,是法家选择对你们网开一面。”

  “若是天下真的大乱,你们的确能得以喘息。”

  “但也仅此而已了。”

  “天下分久必合,就算天下乱了,早晚有一天,也注定会一统,到时有百家乱世的前车之鉴,任何一个主政的学派,又岂会再继续放任百家自流?”

  “到时。”

  “迎接百家的只有毁灭!”

  “不仅是**上的毁灭,更是学派思想上的毁灭,到时除掌政的诸子,其余的诸子先贤道统一并会被覆灭。”

  “而且是追毁一切文字及记事。”

  “你们的学派将会彻底烟消云散不复存在。”

  “你们中或许还有人在跟六国余孽合作,也有试图教唆底层民众暴动的,但我好心提醒你们一句,你们做的越多,造成的动乱越大,最后你们的学派可能会死的越惨。”

  “这不是我危言耸听。”

  “而是事实!”

  “你们可以扪心自问一下,若是你们学派执政,知道其他学派曾做过这么多动乱天下之事,你们会不会对这些学派无比忌惮,甚至只想除之以后快?”

  “你们当庆幸。”

  “执政天下的是法家。”

  “法家一切以律令法条为准则。”

  “若是换做其他学派,早就大肆诛杀论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