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六章 爵位减刑的真正原因!(第三更)-第2/3页
看似辟数千里,匈奴势慑,不敢南面而望。
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匈奴就是这百足之虫,只要大秦稍微不注意,匈奴便会死灰复燃,历史上秦朝为了防范匈奴入侵,也为了今后更好北上,修建并连通了各地的长城。
为此征用民力高达数百万。
百越同样不遑多让。
秦朝为防止百越再次叛乱,让任嚣、赵佗继续留守南海,还迁移五十万户填岭南,一南一北的工事,对大秦的消耗太大了。
不然。
大秦不至于二世而亡。
如何减少国力损耗,这其实是个大难题。
秦落衡不认为自己比当世的朝臣聪明多少,他唯一能胜过朝臣的就是通晓古今的见识,他想从自己的记忆中,尽可能的找一些办法,尽可能的帮大秦填一些漏洞。
他提笔写道:
“百越治理难在环境,凶山恶水,民心不存。”
“北疆治理难在用民,征召无度,用民过甚。”
“......”
就在秦落衡思索破解之道时,隶臣达突然在门外道:“家长,门外有一位姓秦的长吏想见你。”
“快把长吏请进来。”秦落衡连忙道。
说完。
他放下笔,朝门口走去。
等他走到院中时,嬴政也到了院里,秦落衡连忙行礼道:“小子见过长吏。”
“我就过来看看。”嬴政淡淡道,只是眉宇略显不满。
秦落衡自然察觉到了。
他略一思索,很快就明白了缘由,秦长吏不喜为人围观。
他朝四周众人挥了挥手,示意薄姝等人先散去,而后把秦长吏带去了书房。
进屋后。
秦落衡笑着道:“长吏稍等一下,我去给长吏倒点热汤。”说完,他便出了书房。
嬴政打量了几眼秦落衡的书房,书房并不大,里面的书籍也不算多,几排书架甚至都没有装满。
他扫了几眼,便没了兴趣。
随即。
他看到了秦落衡书写的案几。
他走了过去,正好见到秦落衡写的东西,看到秦落衡列出的一条条疑难,嬴政神色微异,而在看到秦落衡列出的建议时,嬴政又不由皱起了眉。
这时。
门外响起一阵声响。
嬴政默不作声的走回了原位。
只见秦落衡端着一个躺椅走了进来。
“长吏坐。”秦落衡把躺椅放好,出声招呼道,说完,这才去外面倒了一碗热汤,不过汤中飘的非是往常的油花,而是菊花。
见状。
嬴政有些意外。
他上次可是把秦落衡数落不轻。
他这次只是想过来看看,并没有久待的想法,处理了一天奏疏,他早是身心具疲,不过见到这摇椅,他还是不由自主的坐了下去。
他很喜欢坐摇椅,主要比较舒适,还不耗费体力。
若是寻常端坐,他不会坐下。
他也担心自己久坐之后,会不会发生中午的事,他不想在秦落衡面前失态。
嬴政道:“我上次那么数落你,你就不曾记恨我?”
秦落衡笑着摇头道:
“小子哪敢?”
“若非长吏那么点醒,我恐怕还没有醒悟过来,我当时的确是认知出了问题,把一切问题都归到了冲动和狂妄上,并没有真正理解到根本错误。”
“我也的确对法缺少了敬畏之心。”
“长吏教训之言是字字珠玑,我秦落衡哪敢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更不敢对长吏抱有半分不满。”
嬴政满意的点了点头。
继续道:
“我听人说过,你最近当了一段时间法官,也认真的去地方践行了法制,你现在对秦法又是何看法?”
秦落衡沉思道:
“法并非只代表死板的法律条文,其实也蕴含着法律精神,秦法更是代表着官府的威信,以及秦律的威严。”
“法不可逾!”
“为临时法官那段时间,我算深入到了地方,也是从那时起,我第一次系统的对秦法有了深刻了解。”
“正如商君所言:‘民不尽知、民不尽贤,所以圣人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从而令万民无陷于险危、令万民皆知所避就。’”
“秦法苛杂,事无巨细,都有涉及。”
“但也正因为此,官吏才不敢胡乱定罪,民众也才能真正的得到保护,大秦的法的确是苛法、是杂法,但绝对谈不上是严苛峻法,秦律保护的是遵纪守法的秦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