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你又怎知不是故意而为?(求订阅)



        话音刚落。

        王贲就反对道:

        “陛下万万不可。”

        “当年之所以能出兵平天下,是因为天下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大秦出兵是为免天下继续陷入连绵兵刃震荡,也使天下再无裂土之患,故而出兵横扫天下。”

        “而今天下归秦。”

        “天下子民皆为大秦子民。”

        “再派大军平乱,恐落天下人口舌。”

        “若是被有心人传谣,说大秦未视山东子民为秦人,大秦好不容易归服的民心,止住的五百载杀伐,恐会前功尽弃,到时天下无疑会再度陷入到杀伐动乱,天下必定血流漂橹,生民也将涂炭流离。”

        “就算大秦日后重整山河,地方对大秦的不信任已深入人心,再想修复是难上加难,加上六国余孽尚在,地方必定反复,大秦稍不注意,就会重现分治裂土之状。”

        “请陛下三思。”

        嬴政笑道:

        “王贲你多虑了。”

        “其中忧患,朕岂会不知?”

        “朕想的是,继续推行大秦田制,朝廷则静观其变,等到地方真的生乱,再迅疾出手,一举荡清地方叛乱,同时将大秦田制彻底广而告之。”

        “地方乱象。”

        “在朕看来,就在法上。”

        “民众不知法,法官法吏普法艰难,加上地方官吏跟豪强勾结,以致黔首遭受多重剥削,民不聊生。”

        “朕非是要对黔首出手。”

        “而是对地方官吏及豪强世族下手。”

        “以一城一池为界,逐步解决地方兼并问题。”

        王绾作揖道:

        “臣还是觉得不妥。”

        “一城一池的解决隐患,固然最好,但这不现实,一旦朝廷对某地进行清理,其他郡县必定人人自危,到时其他郡县的违法之人为了不事发,必定会教唆黔首叛乱,到时天下就乱了。”

        “这岂不是正中六国余孽下怀?”

        “眼下朝堂的问题,在于不知地方官吏的忠心情况,陛下的想法一旦施行,若是地方官吏忠于大秦居多,那地方尚且能平息,若是地方官吏贰心居多,还会害了那些忠于大秦的官吏。”

        “土地兼并问题虽然棘手,但还没到朝廷跟天下割裂的地步,若是真这么施行,天下会很快陷入慌乱,六国余孽也会乘势而起,原本对大秦有好感的士子黔首,也会直接倒向六国余孽。”

        “此策万万不能施行。”

        “请陛下三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