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流水已逝,行舟非地!(求订阅)



        百官额头不禁渗出涔涔汗水。

        李斯目光如电,寥寥数语,就把殿内乱象说的通透。

        百官竟皆垂首,无人敢与之对视。

        凡此等等。

        方显重臣巨匠分量。

        而且不少人本就心怀否侧,谁能说他们前面不是刻意而为?谁又敢说咸阳的六国贵族跟地方没有利益输送?谁又真敢去质疑李斯所说法为重的观点?

        静默稍许。

        李斯的声音重新响起。

        “今日之议,实属刻舟求剑。”

        “秦法乃大秦立国、强国根本,法之不存,必国之不存,朝令夕改,决不能容。”

        “纵然时势异也,亦不能越法而行!”

        “流水已逝,行舟非地。”

        “秦创大业,立制于千秋万世。”

        “郑国所言三府通联,姚贾所言黔首是大,竟皆为一时急政,岂能因此动摇大秦国本?田制?百官懈政,只为图一时之快,没有立足于大秦根本,如此,怎能轻易定事?”

        “启禀陛下。”

        “臣以为今日之议当作罢。”

        “百官何时端正心思,这议政再开也不迟。”

        全场静默。

        所有人都面色微变。

        没人能想到,李斯会提议,作废今日之议。

        百官面面相觑,但没人试图开口。

        眼见气氛越发凝重。

        突然。

        前方有话音传出。

        “李廷尉,你这话欠妥。”

        “今日陛下召开议政,本就为商议田政,百官正各抒己见,你却阻止田政继续,这是何居心?”

        “田政乃国家大政,关乎万千人生计,岂能轻易搁置?”

        “纵然有些官员没有己见,但他们也是赤心为国,李廷尉一句私斗内耗,却是把他们竟皆否定,这未免过于霸道了。”

        “议田政,重在议。”

        “不议又如何能察觉真知灼见?”

        “启禀陛下。”

        “臣认为议政当继续。”

        此声犹如惊雷,让百官面露愕然。

        众人惊愕万分的盯着这位形销骨立的奉常,又看了眼枯瘦冷峻的廷尉,眼皮微微一跳,莫敢在这时吱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