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一)玩跤人
东元2567年9月8日,重阳节前一天下午3:00,跑马山南路的麦购购物广场开始热闹起来。跟以往不同,这一次,《康定晚报》摄制组要在下午3:30准时开拍,拍摄康定跤场的摔跤比赛。
这个麦购购物广场地下一层是洛桑旦增负责的弹子房连锁店,洛桑旦增是南城浮光山白家班的少班主,而白家班是康定城的两大跤场之一,洛桑旦增的父亲白汪洋是班主,此次摔跤比赛场地设置在这里,这有利于宣传跑马山步行街的意思,也利于宣传弹子房的意思。
康定城要开发跑马山南路以及这个山坳里的土司古迹和文化,他们先引进绿玉远洋集团,然后邀请本地豪族参与,共同开发。这是政府支持的项目,绿玉远洋集团又是东洲国超大集团,作为东洲弹子房在甘孜州代理人的洛桑旦增和白仁德隆觉得可以跟随,也就第一批商家进驻。
一块大空地上建起五层钢结构购物广场,地下一层作为弹子房,地上五层是超市。一些穿着白色运动服、背后印着“浮光山白家班”的年轻人早早到场,把超市大门内侧的操场布置出一块跤场来,敲锣打鼓吸引观众。
有免费的热闹看,自然会有很多人围了过去,来晚了,站在圈子外,还看不着里头的比赛。这一聚大概有两百多人,可见老早就安排了捧场的人。
白汪洋走了出来,在圈子中心站定,他左手拿着一把纸折扇,啪的一下左手掌,叫道:“各位老少爷们儿!咱们又见啦,每年一次的切磋又开始了!这可是真把戏,不是假把戏。睁大你们的慧眼看清楚喽,好招的也鼓个掌叫个好。”
很多外地游客第一次听到这么江湖气的开场白,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观众更多了。
开场白的说跤人,也是现场的技术顾问。白班主白汪洋,那是30年代著名的摔跤运动员,连续三年败于全国冠军董明华,屈居亚军。但不管如何,白汪洋的大名还是全国级别的,在甘孜州这么个小地方,他的招牌算是钢钢的,康定城周边的很多学子慕名而来,白家班因为学徒众多,算是康定城的一股大势力。
说跤人不仅自身要带着本事,话还要说得幽默,现场的气氛全靠这一张嘴。所以,说跤这门职业也称为“武相声”。观众里有懂行的也有不懂行的,怎么说既通俗易懂又能出彩儿,这是门学问。
前面几场都是各个跤场的孩子们切磋,两个孩子上场就要摔起来,白爷爷看了不高兴了:“上场得先给观众们作揖行礼,这叫规矩!”
以前没有电视台来拍摄,随便点可以,现在是正式的,不仅有州的、县城的电视台,还冒出了一家外国的电视台,好像是佳美帝国的,小白鸽不当自家电视台的记者了,给老外的电视台当翻译和现场解说,这次可是会把脸带出外国去的,一切都得按照传统,一步一步来,这叫地道,不能让外国人看出我们跤师的野蛮和不专业。
两个身高差不少的小跤手,总是僵持着抱成团,摔得不漂亮。老这么僵着,观众们就不买账了,说跤人还得让看跤的人叫好儿!这不,白爷爷又上来了:“揣底还是揣花儿,俩孩子差在身长上了。”招式讲明白了,观众们才不嘀咕。揣俗称倒口袋,使揣这类咬绊适合身材矮小的人。
西部摔跤更突出技法的灵活,左架不行换右架。摔跤还讲究诱招,动作有虚有实。例如先使用倒胳膊搀,当对方误认为是袈拦脚而进行跪腿躲时,可立即使用里勾刀。这样往往能使对方措手不及而输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