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二)-第2/2页





        上高速,两天半也就到了拉萨,巴图康能帮忙开大卡车,柯展业乐得偷闲,在车上眯了一阵子。

        现在的基础设施好了,铁路公路都通了,旅游的人也就多了,原先很多城里人待在城里不出来,现在路好走了,很多藏族人都可以到圣城还愿,其他地方的人也想到这个神秘的高原城市看个新鲜。拉萨城一年四季都挺热闹。两个老人没见过这么多人,开始怀疑这个世界。阿妈旺姆感慨地说:“现在的城里人呀,钱多得让人不敢相信,你看车这么多,跟马一样多,太富有了。”

        巴图康说:“阿妈,我们现在的钱也不少,足够在城里买套房子的,您要是不喜欢乡下,我们可以跟柯展业他们学学,也到康嘉花园买个期房。”

        “算了,我还是喜欢老房子,老邻居。如果让我住在城里的高楼里,那就跟白仁家的金丝笼中的画眉似的,不自在。”老爹巴图斯立马反对。

        旺姆到白仁家当过保姆,伺候过大少爷白仁贡布,她倒是喜欢城里的生活。可惜巴图斯对旺姆的过去依然耿耿于怀,也怕被人说三道四,他觉得没脸在外头混。他的个性也是闷葫芦,一辈子做银首饰,不善交际,就因为这样,当时也就顾不上计较旺姆的名声了。

        六月中旬的拉萨,中午前后,露天地里的气温非常高。被称为“日光城”的拉萨,太阳光像银针一样直射下来,又亮又烫,简直使人觉得拉萨的天上有两个太阳。

        混杂着特种气味的尘土,松枝和酥油燃烧的烟雾,在空气中时浓时淡地搅拌着。即使是双目失明的人,嗅一嗅也会知道这儿是拉萨。

        在市中心的大昭寺门前,在近郊的布达拉和甲坡日脚下,在环绕着拉萨的“林廓”路上,在西面的哲蚌寺,北面的色拉寺,东面的甘丹寺……到处是磕头拜佛的人群。他们的整个身躯在地面上不停地起伏着,有时像一道疾流,有时像一片海浪,却没有喧嚷,只是默默地重复着、萌生着、加深着自己的信仰。年年,月月,天天,总是呈现出相似的景象。各式各样的佛像,各式各样的男女,各式各样的祈求,各式各样的许诺……交织着,汇集着,构成了拉萨特有的生活旋律。

        高原的天气变化得特别迅猛,风和日丽的正午,突然一阵狂风拔地而起,乌云像山后的伏兵扑了过来,刺眼的闪电,炸裂的雷,带雹的雨,一起向古城展开了进攻。整个拉萨河谷像一个巨大的音筒,从西到东,每个角落,每座墙壁,每块岩石,都发出震耳的回声。一处处林卡里的垂柳,像兴奋得发狂的女妖,披散开长发让风雨尽情地梳洗。所有户外的人都躲避了,连多得惊人的野狗也一条都不见了。只有最虔诚的拜佛者继续三步一伏卧。

        跟虔诚的其它人一样,老两口也没躲避突变的天气,整个身躯在地面上不停地起伏着,在所有能拜的寺庙外都拜了一圈。

        第二天,在色拉寺做了一场法事,捐献了一盏银质的酥油灯,完成了一个心愿。最后,两个老人有在巴图康的坚持下多住了一个晚上,逛逛林廓的□□故居、八廓街,游览了布达拉宫、拉姆湿地,最后坐飞机回到康定机场。因为他们还没坐过飞机,在巴图康的劝说下感受了一下。

        经过这趟旅程,老两口在心里送别了一个旧的巴图康,也认了个新的巴图康。都是儿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