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七章
第七章
陈青轩不是第一次来到义塾,不过却是第一次以一名学生的身份来,这种上学的感觉久违。
他刚来就将束脩交与小石学究,因义塾有石两位学究,且一位石学究资历年长,就称这位主事的为大石学究,与严秀才交好的是小石学究。
小石学究带去了义塾的宗祠,宗祠上立着两个石像,一个是儒家大师孔夫子,另一个石像不认识,小石学究为他解释,让他握着香拜上一拜,又插在香案上,古人信奉香火,有重要事都得上香。
原来方才的另一尊石像是义塾的祖宗,也是石里乡唯一的一个贡生,叫石楚北,好像是以前石财的曾曾曾祖父。
他现在进的是子班,教他的是大石学究,大石学究刚教完卯班,也就是毕业班,现在卯班的孩童都在家备考,准备县试的到来。
子班都是新入学的孩童,陈青轩坐在靠窗边,整理着自己的文房四宝,盛氏给她买的竹纸被他用了快一大半,墨倒是能用许久,不过毛笔却经不住自己写,都有些掉毛了。
由于是子班,不能像丑班一样每位孩童桌上都有一碗茶,只发了几本《孟子》,《幼学琼林》与《教子良规》,其余什么都没有。
子班乱糟糟的,叽叽喳喳的声音成堆在一起,对手中的书本很新奇的翻来翻去,却因为不认识那么多字而兴致寥寥。
外头的烧火师傅敲着极响的铜锣,x时二刻到了,该上课了,大石学究进来没一会,厉声几句背诵《千字文》,下节课抽查功课,就极其敷衍的走了。
其中一位童生抱怨:“哎呀,怎么来学堂还要背书啊,我都不会。”
“我昨天才把字给认全,怎么背的下来啊。”
“是呀,我看着那什么‘天地玄黄——’我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行了,你们塞了银子才进来的也好意思说,天赋这种东西可不是人人都会的。”一位年长的男孩不屑道,男孩眉眼间和寅班的石财有些像,立刻摇头晃脑的背诵一篇完整的《千字文》,流利又通畅,陈青轩觉得这男孩是有些天资的,不过过于自傲了。
立刻有几位童生反应过来:“兄台莫不是寅班石财的表弟石霖?听闻石兄三岁就会识字,四岁便能背《三字经》,这些事石里乡人人皆知,今后都是同窗了,石兄实乃我们学习的榜样!”
没过多久石霖就成为子班的中心了,几乎都围绕着他转,课堂上显的更吵了,反倒是陈青轩这样写字背书的人显的格格不入。
义塾子班的孩子不过才九岁不到,孩子心性都是活泼好动,第一堂课学究没立规矩,纪律自然涣散,待到大石学究回来,其中一个孩子在门缝里瞧着,慌张喊道:“先生来了,先生来了,先生来了!”
童生立刻正襟危坐,摇头晃脑的读着书,俨然一副好学生的模样,陈青轩只觉得以后恐麻烦事不断
大石学究坐下,浓郁的眉毛上挑,眼神凌厉,正声道:“一炷香的功夫,默写《千子文》,错一个字着五戒尺。”只见大石学究手里拿出一块又厚又长的戒尺,握在学究手里沉甸甸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