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沛公起兵-第3/5页





        眼下造反时机已到,也拿下了沛县作为根据地,刘邦之所以再三推让,无外乎他心中清楚,就这些人,啥也不是,造反这种事儿,除了自己,谁也不敢带这个头,谁也没能力带这个头。

        推让再三,不过就是为自己的“领导”地位再镀上一层金:我带这个头,可不是为了自己,不是出于私心当王称霸,是你们再三要求,要死要活的,强迫我干的。

        刘邦大人,真不亏是玩套路的绝顶高手。

        在这种造反的关键时期,往往不是智慧、能力起主导作用,而是勇气占据了上风。狭路相逢勇者胜,看谁胆子大,只有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刘邦,才是历史选择的幸运儿。

        这一年,刘邦48岁,早已过了血气方刚的年纪。

        不过,没关系,只要有能力,好好干,就有机会。

        刘邦带领兄弟们在沛县祭祀能定天下的黄帝和善制兵器的蚩尤,把牲血涂在旗鼓上,以祭旗祭鼓,旗帜都是红色的。

        为什么是红色,而不是绿色呢?

        这是因为被杀的那条蛇是白帝之子,而杀蛇的刘邦是赤帝之子,真正用传奇色彩来武装头脑,所以崇尚红色。

        说起来很搞笑,黄帝和蚩尤,本是一对冤家,互为对头的,这刘邦不管不顾,都拿来做保护神,祭祀了个遍。

        刘邦就是这样的人,对自己有利的,都是可以拿来用的。

        自古以来,统治阶级一定会提防造神运动,因为她是起义的母亲。不要等起义军的刀砍来了,才追悔莫及。

        那些年轻有为的官吏如萧何、曹参,以及杀过狗的樊哙等都为刘邦去招收沛县中的年轻人,共招了三千子弟兵。

        就是这三千子弟兵,成为刘邦逐鹿天下的开始。

        此时,陈胜手下大将周文率军打到戏水,形势一片大好。

        项梁、项羽在吴县起兵,也是一路势如破竹。

        看着起义军兄弟顺风顺水,刘邦按捺不住了。

        既然扯起造反的大旗,也要干点造反的事儿。刘邦也不甘落后,你们很厉害,打大城市,我现在还很弱小,就打小县城。

        刘邦开局并不顺利,和陈胜一日千里的景况截然不同。

        对此时的刘邦来说,打小县城也不容易。

        刘邦率军进击胡陵小地方,打不赢。

        刘邦攻下方与小地盘,又守不住。

        退守丰邑,又被秦王朝的地方官泗川郡监平率兵包围。

        秦兵在城下叫阵,骂骂咧咧,你们起义军都是缩头乌龟,鄙视你们,有种出来和我们干一架,否则我们一骂到底。

        刘邦破口大骂,现在天下都是起义军,你们秦兵为什么要来打我,有本事就去打项梁项羽。看起来你们兵不多、战斗力也不强,还这么嚣张跋扈,我出来和你们玩玩,试试你们的水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