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沛公起兵-第2/5页
刘邦的见解有意思,首先让沛县子弟产生了恐惧感。
父老乡亲们,天下百姓为秦政所苦已经很久了,你们自己也感同身受。现在父老们为沛令守城,但是各地诸侯全都起来了,现在很快就要屠戮到沛县,我们的处境很危险。
接着刘邦为沛县子弟指明了唯一一条活路。
我们只有一起把沛令杀掉,拥立德才兼备的人为首领,打响反抗秦统治的第n枪,来响应各地诸侯。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室才能得到保全。不然的话,全县老少都要惨遭屠杀,那时就什么也做不成了。大家可要相信我,助我一臂之力呀。
事态到了这一步,沛县县令已无路可走,死路一条了。刘邦都没有攻城,只是鼓动口舌,就让城中的父老子弟心动了。
沛县父老一听,刘邦这人话糙理不糙,这个秦狗官一直欺压残害我们,凭什么要我们帮他守城,当他的炮灰。
要当炮灰,也要当反抗秦王朝的炮灰,思想一转变,行动就迅速起来,沛县子弟兵杀掉了沛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
大家一致商议,意见高度统一,想要拥立刘邦当沛县县令。
刘邦心里那个乐,以前是泗水亭长,人微言轻,在芒砀山游荡这么久,吃了上顿没下顿,现在老子要当沛县最大的官了。
刘邦心里非常乐意,但表面还得谦虚推辞一番,要显示自己与众不同,我只想干大事,不想当大官,不能急功近利。
感谢大家对我的厚爱,我心领了。如今正当乱世,诸侯纷纷起事,如果安排将领人选不妥当,就将一败涂地。我并不敢顾惜自己的性命,只是怕自己能力弱,不能保全父老兄弟。这是一件大事,希望大家一起商议,推选出能胜任的人。
刘邦其实既想干大事,也想当大官。
刘邦没有拒绝担任造反头领,只是谦虚表示自己能力不够,把主动权推给沛县父老,意思很明确,要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么不推选我,如果要推选我,就必须完全认可我,必须完全服从我,不能有贰心。
刘邦不干,那萧何曹参更不干了,他们都是文吏,出出主意、谋划个事儿还行,让他们挑头干,他们可不敢,谁挑这个头,谁就得有灭三族的准备,而且还会被刘邦殴打。
其他的人更不要说了,都瞻前顾后、顾惜性命,害怕起事不成,遭到满门抄斩之祸,极力推让,只有刘邦有资格当老大。
身边的兄弟纷纷推荐刘邦,城中父老也一拥而上。
城中父老也都表示,平常总听说刘邦那么多奇异之事,必当显贵,而且占卜算命,没有谁比你刘邦更吉利的。
谁说封建迷信没有用,只要大家相信,用处很大的。
刘邦还是再三推让,大家又是再三拥戴。玩了几次后,众人没有敢当沛县一把手的,最终还是拥立刘邦做了沛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