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千古一帝-第3/8页





        对自己的兄弟姐妹,行刑如此之酷烈,简直骇人听闻。

        加上秦二世胡亥被赵高逼杀,秦始皇的子女全部被杀,何等惨烈。如果秦始皇在天有灵,肯定会气的活过来。

        祸不单行,当各地起义如火如荼的时候,很多郡县地方长官落井下石,不仅不想保家卫国、捍卫朝廷,反而操起家伙造朝廷的反,跟在起义军的屁股后面,疯狂了一把。

        我们虽是秦王朝的地方长官,也不想给秦王朝陪葬。说心里话,我们也想当老板,我们也想在乱世中顺手捞一把。

        当然,我们不能责怪秦始皇,政治上的改革可不是请客吃饭,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在中央集权这件事情上,他没有学习的榜样,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踩到玻璃就要流血。

        只能一声长叹,那时还没有历史唯物主义,不能怪。

        刘邦就幸运多了,既然有秦王朝这个惨重的教训,那我们汉王朝就实行以中央郡县制为主、地方分封制并存的政治体制。政哥,我会吸取您的教训,不重蹈您的覆辙。

        正因为吸取了秦王朝“一刀切”的经验教训,刘邦的汉王朝成功延续下去很久,没有夭折。不过,这是后话。

        秦始皇第二个大错误,就是没有与时俱进。统一天下后,没有改革战时政策,继续大兴土木,不与民休息。

        秦始皇

        (本章未完,请翻页)

        暴虐凶残、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倾其国力炼制不老仙丹,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墓。

        当时的人民,生活在秦帝国极权体制之下,极权焕发出极大的效力,秦帝国不过2000万人口,却能役用40万人筑长城,50万人戍五岭,70万人建皇陵,70万人修阿房宫。

        这些都是大工程,还有无数的小工程,也要人去干。可以说,青壮年不是在干活,就是在去干活的路上。

        极权虽有效力,却是违背人性的,面对权力,人性可以一时低头,却不能一直被驯服,这是秦帝国种下的又一个祸乱之因。

        皇帝高度集权的同时,官僚政治就是君主**的孪生兄弟和必然补充,皇帝考核官吏,官吏自然就会压榨百姓。

        几百万人的调度安排,不会是秦始皇亲力亲为,而是皇帝考核丞相,丞相考核郡守,郡守考核县令......

        皇帝吃肉,官吏们自然也要喝汤,各级官吏乘机敲诈勒索、鱼肉百姓,使得百姓的徭役负担日益沉重,刑罚日益严酷,百姓苦不堪言。

        残酷的统治或许可以掩饰嬴政躁动的内心,却带不来稳定的江山。天下都统一了,老百姓想回家休息,不过分吧。

        可始皇你炼制不老仙丹,又修筑豪华陵墓,用自己的矛攻自己的盾,你这不是玩全国老百姓吗,以为老百姓好欺负。

        天下战乱已久,老百姓是渴望和平,但是统一后日子过得更加艰难、更加战战兢兢,还没有之前过得好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