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千古一帝
秦始皇不是一般伟大的皇帝,而是千古一帝。
一切新事物的诞生,都要从命名开始说起。
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志得意满,觉得目前的名号,已不能与自己的丰功伟绩相匹配,就让大臣们拟定新名号。
丞相王绾、廷尉李斯等根据“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的惯性思维,请秦王嬴政上尊号为泰皇。
嬴政很有创新意识,既没有否定大臣们的意见,也没有照搬照抄大臣们的建议,自以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留“皇”加“帝”,命名为“皇帝”,并独占了“朕”字,用以自称。
从此,赢政有了“始皇帝”新名号,秦帝国有了新的灵魂。
这个灵魂,就是中央集权、君主**。
“皇帝”的命名,确定了中华文明二千多年的帝制框架,大家都踩在秦始皇的肩膀上,遥望前方。
秦始皇在中央创建了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渠,修建直道等等。
丰功伟绩,无与伦比。
说的更宏观一点,秦始皇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总之,秦始皇不仅是影响中国历史的皇帝,更是影响世界发展的千古一帝。他值得所有中国人骄傲。
这是秦始皇雄才大略的一面,也是好的一面。
有好的一面,当然也有不好的一面。
伟大的人,有一个通病,自负。
越伟大的人,越自负,听不进合理的意见。
秦始皇也不例外,自负的秦始皇在统一天下的同时,也给秦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政治上犯了一系列错误,导致秦王朝在灭亡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本想千秋万代、传之无穷,没想到二世而亡,大大出乎秦始皇的意料。
真是应了一句老话,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秦始皇不是一般的智者,所以他的错误也不一般。
每个人都有错误,有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掌握最高权力的皇帝,犯大错误时犹如脱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拾。
有一种始料未及的错误,也是秦始皇最大的错误,让人惊诧不已,就是彻底实行郡县制,摒弃分封制。
大家可能会骂我,秦始皇之所以成为千古一帝,就是因为实行郡县制,摒弃分封制,你这样信口开河,会挨打的。
先不要着急打人,我也不是随便说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