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筹备



        正如刘云飞所说,以一分之差与县一中失之交臂的他,潜意识里对这个学校有着强烈的不满,甚至比其他同学都还强烈些,他一直都想用学习来把这些压在心底,不让这些不三不四的念头来骚扰自己,但是这些东西却越积越厚,越压越沉,今天终于有了机会一吐为快。

        等他走下台,很多同学还把目光集中在他身上,不少人已经开始讨论他刚才的话,谁也没注意到,窗口,一个人影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

        “我报名,云飞,我报名啊。”刘云飞刚回到座位,同桌陈志勇别拉着刘云飞的手吼起来。

        “一边去,咱俩换换位置。”班长赵莉嫌弃的赶走陈志勇。

        “班长,怎么报名?你统计一下?”刘云飞适时的要甩担子。

        “找个本子,从头开始传,谁报名自己往上写,传到最后咱们再去收。”赵莉显然对于类似的统计工作轻车熟路了。

        “高明。”刘云飞冲她挑挑大拇指。

        “这么简单的事儿,以后这种事儿都交给我了,其他的你来负责。”赵莉丝毫不吃他这一套。

        “其他的也是你来,你是班长。”刘云飞继续推脱,他心里确实没什么谱。

        “赵老师说你负责,我协助,你别想推卸责任哈。”同样没谱的赵莉才不会上当,转身回座位,拿出笔记本,先把自己的名字写了上去,然后交给第一排的同学。

        刘云飞只好认命,看同学依序传着登记报名。不知道是班主任号召力的缘故还是刘云飞演讲的作用,当刘云飞拿到报名表的时候,上面统计的数字是五十五个,加上刘云飞,报名人数达到了五十六人,只有几个同学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没有报名,这已经大大出乎刘云飞的意料。

        拿着这密密麻麻的名单,他不禁头痛起来,下一步该怎么走呢?内部应该怎么划分部门,都需要什么人员等等一系列问题纷纷接撞而至,让他无从下手。

        万事开头难,刘云飞一起把这句话听了无数次,也说了无数次,直到今天才有了真正体会。一职高从来就没有文学社存在过的痕迹,没有什么经验值得借鉴,为此,刘云飞专门跑去一中问王少杰,王少杰多方打听,得到的答案是:一中的文学社是校办的,由老师牵头和指导,筛选一些有文学功底的一年级学生加入,没有什么明确的章程和活动指南,需要的时候就由老师出面组织,而且一般高二的学生,除了几个骨干留着过度,其他人就慢慢淡出文学社,高三学生更与文学社绝缘,一起都要为了高考让路,这也是一中领导能够允许文学社存在的原因。

        然而,这样的答案,并不是他想要的,失望之余,刘云飞叩开了语文老师的办公室。当王芳听到种植一班要成立文学社的时候,很是欣喜,作为年轻的语文老师,有什么比自己的学生主动学习更让人兴奋的事儿呢?毕竟文学社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刚从师范学院毕业不到一年的她,大学里文学社的影子还没从脑海里淡化。

        当即跟刘云飞讲了文学社的日常运作,组织结构,还根据本班的情况给了一些建议,这些都令刘云飞如获至宝,

        很快,一个简易的文学社架构便出现在纸上,首先是文学社理事大会,下设组织部、宣传部、编辑部、外联部四个部门,组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