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人后
高山高林都愣在那里,脸上吞云吐雾的表情。
这时候,觉醒老者开口讲了:“你们现在不明白,是缺少一个契机,日后机缘聚集了,自然就懂了。”
“是,谨遵教诲。”高山高林作揖道。
“这一路下来,他从身体功夫到心里修持到入道的功夫都讲完了。”觉醒老者道:“筑基,结丹,等等最后入道。”
觉醒老者继续道:“谨记,入道乃是一道无门之门,每个人的入道契机不尽相同。也就是门很窄,你想要过去,道就过不来。”
高山高林不再言语,静默作揖。
觉醒老者道:“另外不要忽视了做人的道理,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所以正确的修行路线是,依北家《论语》起修,到达孔子所讲的‘克己复礼为仁’,然后照前南家功夫一路下来,成为上等根器,最后从东家悟道。”
高山高林目瞪口呆,表示不理解“这......”
他二人理所当然坚信自己宗门的法门乃是无上法门,不屑与他家相提并论,乃至于同修。
高山高林又看向陈嘉,只见陈嘉点头示意道:“儒释道不过是各家的牌坊,售卖的东西不同,但是原料却是不二的,都是那个道。”
“这样,这样。”高山高林算是明白了。
“但是为什么要先做人再修道呢?”高山疑惑道,他是南家弟子,自然不解。
“没有正知正见,所修的大概是外道,不是正道。”陈嘉道。
“那怎么样是外道,怎么样是正道呢?”高山问道。
“仅凭着自己一股迷之自信的信念往前走,但是方向都是错的。最后还会陷入凡尘的名利陷阱中去。”陈嘉道。
但是高山高林都是学童阶段,还是有些不懂,所以陈嘉只好由宗到喻,举例说明下。
“例如,你从这里到京都去,你没有地图,不懂方位,不会问人怎么过去呢?”陈嘉紧接道,:“修道也一样,正知正见就是路标和路线。”
“明白了,明白了,今天收获甚多,感谢两位大禅师。”高山道。
“好了,我们还要继续赶路。”觉醒老者道。
陈嘉和老者径直走出,高山高林见与自己方向一致,便在后紧跟不舍。
陈嘉和觉醒老者见状
(本章未完,请翻页)
便讨论起来儒家的故事。
觉醒老者道:“孔子传道给曾子,曾子写了篇心得报告《大学》。
曾子传道给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又写了篇心得报告《中庸》。
子思则传道给孟子,孟子不错,写了不少论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