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父子谈心-第2/3页





        司马衷尝试性问道,庙号在汉朝,包括之前的朝代都是极其严格的,当初秦始皇认为庙号、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对其进行了废除。大汉立国后恢复谥号、庙号制度,二十八个帝王(这个数字有争议)都有谥号,却只有七个帝王(这个也有争议,有的帝王原本是有,后来被取消)有庙号,可见汉朝对庙号之严格。

        而后魏取代大汉,庙号就没有那么严苛了,原本的两汉四百余年,庙号严苛且不谈,称得上“祖”的庙号只有两位一一汉太祖刘邦和汉世祖刘秀。

        原本庙号拟定规则是“开疆拓土曰祖,守业有成曰宗。”

        可大魏代汉后,短短两代帝王,竟然出现三个“祖“,魏太祖曹操(追封)、魏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曹丕、魏烈祖曹睿。

        “衷儿知朕,你说说,汉朝庙号严苛,本朝父皇该不该为宣帝、景帝、文帝上庙号?”

        司马炎饶有兴趣,问道。

        “儿臣以为,前朝可为之事,我朝亦可为!”

        “前朝不可为之事,我朝亦可为!”

        “当为三位先帝,上庙号以示尊荣!”

        “至于父皇之担忧,儿臣以为不必,我大晋开国,大有一统天下之势!”

        “《五蠹》曰:世异则事异,世异则备变。”

        “大晋是要结束这三国乱世的王朝,切不可循规蹈矩,因循守旧,反而当锐意进取,力图开创!”

        “追封诸先帝庙号,一可告慰宗族社稷;二可昭示天下我大晋正统!”

        司马衷铿锵有力的话语在大殿回响,司马炎也被这番霸气的话所感染,身上热血沸腾,就像刚即位时的自己。

        “好!衷儿所言有理,朕明日就命太常卿着手此事。”

        “衷儿见解非凡,才识俱佳,也该学着处理国事了,父皇决定东宫开府,你可简拔人才做你太子府属官!”

        “看上了谁跟父皇说,父皇绝不吝啬!”

        司马炎笑道,自己这个儿子从救灾归来,就展现出独当一面的能力,当然要早日历练。

        所谓开府,就是朝廷发俸禄,开府者自行选拔官员,此种权力在三国时代极为普遍,譬如魏武帝曹操的司空府、丞相府,诸葛武侯的丞相府,太尉府……还有这个时代的司马攸的司空府、镇南大将军羊祜,开府仪同三司。

        封建王朝中因为皇权,皇帝对太子放权之事极少,父子猜疑之事倒是挺多。司马衷却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望子成龙、对继任者极其放心的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可不输谁,除了后世那位洪武大帝。

        “父皇谬赞,儿臣谢父皇看重!”

        司马衷退后慌忙叩首。

        “快起来,这里只有你与朕父子二人!说吧,想要谁入太子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