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父子谈心



“原来如此,一个个都是人精!”

        皇帝司马炎喃喃道。

        “黄门侍郎张华为难,是因为其女不答应这门亲事?”

        司马炎忽然想到这两件事可能存在关联。

        “正是,张家姑娘自小流落在外,是张少傅去年接回京城的,在外流落期间,与朱三患难与共,私定终身,所以不愿委身于人,即使是琅琊王氏!”

        司马衷继续说道。

        “接着说!”

        “儿臣在张府从张少傅口中得知此事时,也甚为同情二人,亦对二人相濡以沫之事感到钦佩,于是儿臣想促成这段佳话。”

        司马衷娓娓道来。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此二人难得!”

        司马炎赞许道。

        “儿臣又想,这朱三商贾之人,张家姑娘大臣之女,二人就身份而言,似乎很不般配。”

        “这朱三是个人才,从其经商头脑中可见一斑,儿臣便劝他为朝廷效力,谋个一官半职,也算配得上张家小姐。”

        “可朱三却说,无功不受禄,他会为朝廷立下大功,再回来得父皇封官。”

        “不久前,张家姑娘在皇宫外求见儿臣,儿臣去后才知,朱三所说的大功就是早年听到昆阳城里的高人说过,昆阳城下蕴含着大量盐矿。如今他已在昆阳挖出盐矿,并钻研制盐之法,最终提炼出细盐,儿臣尝过,其质量不输于宫中所用之盐!且据朱三所述,昆阳盐矿储量巨大……”

        司马炎听的两眼放光。

        “好小子!有点能耐,这确实是大功一件!”

        “朱三人在哪?”

        司马炎问道,恨不得现在叫朱三来就问个透彻。

        “张家姑娘说,明日他会来找儿臣。”

        司马衷回道。

        “好,到时带他来太极殿,朕要亲眼见见这个有功之人!”

        司马炎笑道。

        “是,父皇!”

        司马衷恭敬回道。

        “还有一事,父皇想听听你的看法,太常卿上奏,大晋开国将近十年,当为宣皇帝、景皇帝、文皇帝上庙号,以安宗庙社稷。”

        “你以为如何?”

        司马炎问道。

        庙号之事在汉朝四百年期间极其严格,仅有极少数有为明君才有庙号,这恐怕也是晋朝开国早早追封皇帝却迟迟没上庙号的原因。

        “父皇可是担忧汉朝皇帝庙号严格,轻易上庙号会遭天下人非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