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游圃猎苑-第3/4页
“疏朗典雅。天然野趣。早期拙政园,林木葱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园林中的建筑十分稀疏,仅‘堂一、楼一、为亭六’而已,建筑数量很少,大大低于后期园林中的建筑密度。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溶为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拙政园中部现有山水景观部分,约占据园林面积的五分之三。”
“庭院错落,曲折变化。拙政园的园林建筑。。首先是厅堂亭榭、游廊画舫等园林建筑明显地增加。中部的建筑密度达到了16.3%。其次是建筑趋向群体组合,庭院空间变幻曲折。如小沧浪,从文征明拙政团图中可以看出,仅为水边小亭一座。而八旗奉直会馆时期,这里已是一组水院。由小飞虹、得真亭、志清意远、小沧浪、听松风处等轩亭廊桥依水围合而成,独具特色。”
“留园是万历年间太仆徐泰时建园,时称东园,留园占地30余亩,集住宅、祠堂、家庵、园林于一身,该园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变化,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相连的,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全园用建筑来划分空间,可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水见长,池水明洁清幽,峰峦环抱,古木参天;东部以建筑为主,重檐迭楼,曲院回廊,疏密相宜,奇峰秀石,引人入胜;西部环境僻静,富有山林野趣;北部竹篱小屋,颇有乡村田园风味。”
“留园的建筑在苏州园林中,不但数量多,分布也较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
密集,其布局之合理,空间处理之巧妙,皆为诸园所莫及。由留园入口处所立“留园全景图”所见,每一个建筑物在其景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从全局来看,没有丝毫零乱之感,给人有一个连续、整体的概念。”
“赏留园首看建筑。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
“留园建筑艺术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内外空间关系格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建筑面对山池时,欲得湖山真意,则取消面湖的整片墙面;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画幅引入室内。”
“留园有三绝。一是冠云峰,留园内的冠云峰乃太湖石中绝品,其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相传这块奇石还是宋末年花石纲中的遗物。二是鱼化石,正中粉墙上嵌有一大块灰黑色的古代鱼化石,据专家考证,此石可能采自浙江建德地区。化石上20多条长约15厘米左右的小鱼,学名‘中鲚鱼’,仔细观察,它们的头骨、脊骨、椎骨、肋骨和尾、鳍都历历在目,犹如刻画在石上。三是大理石画,留园的五峰仙馆内保存有一件大理石天然画“幽谷明月图”。这块直径1.4米的大理石出产于云南点苍山山中,厚度也仅有15毫米。石表面中间部分隐隐约约群峦起伏,悬壁重叠,下部流水潺潺,瀑布如帘,而天空中雨止风行,月儿在云中朦朦胧胧,别有一番诗情画意。正如石屏上的题字:‘雨后静观山意思,风前闲看月精神’,这是自然形成的一幅山水画。”
正说间,忽有管家来报:“启禀尤堡主,有四个江湖人士,从我们园林边上巨龙峰私造路径,意图长期驻扎峰顶练功,他们随意敲打岩石,破坏了山峰主体,巨龙峰恐怕因此会倒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