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国粹赋能-第3/5页
“现在开始表演‘翻叉耍’了。”刀有光继续小声介绍道。
只见“土老师”为了降伏恶鬼,用钢叉向另一个扮演恶鬼的“土老师”的咽喉或胸膛狠狠地用力投掷过去,另一名‘土老师’就在钢叉即将接近咽喉或胸膛时,单手稳稳地接住飞来的钢叉。有个围观小孩刚发出“啊”的惊叹声,立即被其母亲捂住嘴巴示意噤声。
看完“杠神”,洪武宗等人出了那户人家后,对“土老师”们精湛表演惊叹不已。
“太牛啦,那个光着脚板踩‘刀山’,过‘火桥’,本以为是擦有特殊药物的江湖杂耍,但想到人家当面刮洗脚板,就找不到其他理由,只能佩服‘土老师’们神乎其技了。”冷有火赞叹道。
“就是,那个接钢叉表演,没有苦练一定的真功夫,是无法完成的。”利有亮也夸赞道。
“与江湖杂耍相比,‘傩戏’是悠久历史文化传承,是京剧活化石代表,值得所有人珍爱、传承和发扬。”洪武宗总结道。
正说间,忽有一名长得像“螳螂”短手短脚的中年胖汉向洪武宗等人拱手道:“听闻武宗长主及冷剑利刀四少侠在此欣赏‘傩戏’,原味既然已经尝过,还请诸位前往南鹏堡‘荟品园’欣赏京剧国粹。”
“好,韩磊堡主有心了,烦请你前面带路,顺便给大家普及一下京剧常识吧。”洪武宗吩咐道。
“好的,诸位这边请。”韩磊说罢,一边引路,一边如数家珍道:
“京剧分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后来逐步把‘末行’归到‘生行’。变成人们常说的‘生旦净丑’四大行。”
“其中: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其中包括老生:主要扮演帝王及儒雅文弱的中老年人。小生:主要扮演年轻英俊的男性角色。”
“然后:旦行是扮演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旦行分为青衣(正旦):端庄娴雅的女子。花旦:天真活泼的少女或性格泼辣的少妇。武旦:扮演勇武的女性人物,特别是打出手。刀马旦: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不用打出手。”
“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其次:净行俗称花脸,又叫花面。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净行可分为正净(大花脸):地位较高,举止稳重的忠臣良将。副净(二花脸):俗称架子花脸,大多扮演性格粗豪莽撞的人物。”
“再次:末行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多数挂须。又细分为老生、末、老外。一般扮演比同一剧中老生作用较小的中年男子。传统昆剧演出整部传奇之首出,照例皆为副末念诵词曲开场。”
“最后:丑行,(小花脸或三花脸),是喜剧角色,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多扮演滑稽调笑式的人物。在表演上一般不重唱功,以念白的口齿清晰流利为主。可分文丑和武丑两大分支。”
“京剧脸谱分颜色代表着不同角色。”
“红色:代表着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多为正面角色。或是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