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海阔天空-第2/3页
陆姓,三国时期,风云陆姓最早发源于山东,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传播,很早便迁居南方。南方孙吴政权有大都督陆逊一族,陆逊之子陆抗为孙吴镇军大将军,均曾在太仓治军,孙辈陆机、陆云皆西晋著名文学家,江南陆姓昌盛可见一斑。
陈姓遍全国,炎帝家族在黄帝时代受了分封,封地在江苏宜兴和浙江湖州之间一个叫秘图山的地方,这里是陈姓的起源地。一说,陈姓是舜的后人妫满建立的陈国后裔,其中有一支是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以后,将妫满封在陈(今豫南淮阳县),建立了陈国。陈氏分家以后,其成员散布到大半个中国的事实,确属无疑。无怪后来的“义门”陈氏祠堂内楹联写道“义聚三千七百口人间第一,庄分七十二军州天下无双”。
太仓的传说故事二:据说有个王太师。因病乞休回太仓后,欲建造东园、南园、西园、北园四个园子。在征地建南园时,有一鸿发糕饼店,主人执意不肯搬迁,说是祖上留下的风水宝地,即便钱翻番也不卖。面对这样的“钉子户”,王太师是束手无策。此时一门客献计,派太师府下人每天轮流去购买糕饼,店主见生意蒸蒸日上,糕饼供不应求,便急于扩大生产规模与门市经营。而周围土地已悉数被王太师买去,于是在“热心人”的介绍下,店主在武陵桥堍觅得数间“空房”,想高价买下。而空房主人则提出与之交换弘发糕饼店的房子。糕饼店老板想想划得来,便交换了房契地契,择日异地开张,此后生意亦是兴隆。而王太师由于采纳了门客妙计,每日买回的糕饼即便全府人天天吃也吃不完,怕暴殄天物,便分送给了他的门生故友,于是有人便戏称这糕饼为“太师饼”。糕饼店老板知晓后,愈发精选作料,改进工艺,口感也越来越好。
传说故事三:双凤福地的来源一千多年前的双凤,属昆山的惠安乡。有一日,这里来了个高僧,他走到惠安乡靠现在太仓的地方,就坐下不走了,一直坐了三天三夜。一些乡下人觉得奇怪,就问他为啥在这里打坐。大师说,此地有冲霄灵气,下面一定有宝贝。于是就有人来挖掘,掘到三尺三寸,发现一块白玉石碑,上面刻有梵文。和尚看了一下说,这是“有凤来仪”,下面一定有凤穴,再往下挖。于是再挖下去三尺三寸,又见白玉碑,刻有一座神宇,烟雾缭绕。和尚看后说再往下挖。又挖了三尺三寸,又见一只白玉和合盘。众人七手八脚,想要掰开,可就是掰不开。和尚看了笑笑讲:“善哉,善哉!这是宝贝,你等凡人怎能打开,还是让老僧来念经打开吧!阿弥陀佛!”说完就双腿盘坐,双手合十,念了一段金刚经。只听见一声霹雳,和合盘打开,一对凤凰在天上飞来飞去。和尚又念了一道经,凤凰朝南朝东飞一阵后,又向北转西飞去。后来双凤的两座桥,一座叫落凤桥,另一座叫接凤桥。后来地方官员知道了这事,就奏明天子,封和尚为护国法师。当时北方兴建石佛,南方大建寺院,皇帝认为出凤凰的地方一定是块福地,就命大法师主持建造双凤寺,宋代改名为法
(本章未完,请翻页)
灵寺。当时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寺院,有五千零四十八间房子,还造了一座凤凰池,全是白玉砌成,想召回那对凤凰。由于主持是梁朝的护国大法师,香火特别旺盛,逐渐形成了一个市镇,取名双凤。
“现在造船能力和生产条件这么好,如果能组织船队访问西属番地,学习交流一下彼此科技经验,生活习惯,于人于己,均是有所裨益。”洪武宗听完故事,看到江上来往这么多船只,不禁开始规划起未来航海事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