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琉球三国王(二合一)-第2/4页



  宋朝文贵武贱,国家的权力落在文官手中,最后被蒙古灭亡。明朝中后期文贵武贱,权力落在文官手中,最后被螨清灭亡,甚至因为文官极大程度参与到军事领域,衰败起来比宋朝更快。

  就像刘真这样的文官,哪怕他明明知道琉球有人藏匿勾结倭寇,但只要这些倭寇没有因为劫掠大明被抓到,就可以划入视而不见的范畴。

  只要别影响到自己眼下捞取功绩,未来他们会不会劫掠大明百姓,又会引发什么样的变局和反应,谁会去在乎!

  而像刘显仁这样的武将,他们品尝过靖难红利的甜头,亲自感受过战场上那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威胁,又在詹闶的影响下明白了“真理只在火炮射程之内”的道理。

  他们的思想境界,已经跨越过了“内斗”这个范畴。既然武将难以入朝执政,那就用累累军功来体现自己的价值,用不断扩大的疆域版图去颠覆圣人教化的虚伪。

  书归正题。一众军官们的笑谈中,中山国国王武宁所乘的小船来到定远舰旁,请求登舰交涉。

  此次前来琉球,为的是拿到收拾朝鲜人的铁证,琉球本地说白了并没有多少价值。刘显仁并没有刁难中山国王,马上就同意他登舰了。

  这可不是仁慈,而是单纯的不屑于刁难。大明水军的战斗力,是在东瀛经过了实战检验的,舰队从上至下都有一种发自骨子里的骄傲。只有弱者才会以欺凌更弱者为乐,而真正的强者来说,是耻于做这种事的。

  中山国王登舰后,在士兵的带领下来到顶层甲板,半点国王派头都不敢显露出来,反而满脸惶恐之色地向众人拱手询问:“小王中山国主武宁,不知因何惹怒天使,还请明示!”

  在刚得到消息,攻打琉球的是大明军队时,武宁还是有些疑惑和不解的。二话不说上来就开打,这可完全不像大明的做派,他一度怀疑是强大的倭寇冒充大明。

  从他爹察度王遣使进攻大明开始,迄今已有三十多年。琉球三国全部成为大明藩属,也有二十年时间了。

  这么多年交道打下来,大明从来都是但求面子不图其他,只要你愿意承认比他弱小,做出跪舔的假象,就能得到各种好处。像中山国的耕种、造船等等技术,哪样不是大明支持的结果。

  可是现在,大明竟然派兵攻打琉球,而且是毫无预兆地就来了,于情于理这都说不过去啊。

  等他亲眼看到海面上巨大的战舰,倭寇冒充大明的怀疑彻底消散,整个人却被更大的不安笼罩得严严实实。

  面对这么大的明军战船,那些倭寇船怕是连跳帮肉搏的机会都等不到,一个冲撞就能把他们撕成碎片。

  更别提刚才在已经被明军占领的岸边,他也亲眼看到了逃回浦添城那些人所说的,巨响之后几乎被打烂的本地船只。

  尽管已经猜到,最大可能就是有倭寇被大明抓获,然后招供了些什么。可武宁还是抱着万一的侥幸,事情并没有暴露。

  就是因为这点侥幸,他在询问的话语中,小心翼翼地加入了试探。如果这些人是代表大明皇帝来宣旨册封的天使,那接下来的一切就好应付多了。

  “哼哼”,刘显仁对武宁的心思大概能猜个差不多,但也没打算拆穿,冷笑两声道:“本官乃大明缴寇总督麾下副司令,并非什么天使,中山国主若是没什么要说的,便在此处与本官一同等候另外两位国主吧。”

  话不用说明,该听懂的自然能听懂,中山国王武宁知道,肯定是已经露馅了。同时也忍不住庆幸,还好自己之前留了个心眼,派人去通知那些家伙抓紧躲避,否则可就要出大事了啊。

  如今就盼着汪应祖和攀安知两人来得慢点,来了也能保持镇定,配合着把明军多拖一段时间。

  武宁的想法很不错,另外两位国王到来后也十分配合。连刘显仁都只是象征性地问过几句后,就留他们在船上等着,并没有任何其他举动。

  刘显仁说等着,三山国王们也不敢不听,更不敢多问。只是这么一等就等了小半天,直到酉时将至海上日沉,一片遮天蔽日的白帆在南方海面上隐约可见。琉球三国王才发现,事情和他们想象的完全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