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星象



        天色未亮,睡不惯懒觉的许凡安便已经醒来了,翻身下床,压了压栗子的被角,提着水桶便出门了。

        山里秋日的早晨还是有些寒凉的,偶有几只不知是起的早还是未曾安眠的林鸟胡乱叫上一气,声音怪凄冷的。

        若是下了雨,落了叶,便还要再悲凉几分,很容易便让人想到这无穷宇宙之中,何处才能暂时寄托这短暂的思想。

        言“秋日胜春朝”的那位先生,见了此景,恐怕也只能落得一句“不入山林不知秋”罢。

        趁此时间,正好修一修神识,这方面栗子已经超出自己太多了。

        神识共七境,分为入微,逐圣,探幽,神算,无极,天机,道衍,各个境界划分的依据是演算速度和感知能力,所以也没有很明确的境界标准。

        然而一些大境界,比如神算,是需要神识质化的,柳贤人也不肯讲,所以栗子也破不了境,之上的无极,天机更是需要参破本源,看清本质,若是想不到,一辈子也破不了境界。

        而修炼神识也不难,主要便是炼神,人有三魂七魄,炼神也就是锤炼识神,追求感知的范围和精细程度,境界至高者,可覆千里,可探微末。

        然而,境界是一回事,怎么用就是另一回事了,如何分配神识,怎么快速进行演算,这一步最看天赋。

        这些都是神识境界最高的柳贤人说的,是野路子还是正法,还真没法考证。

        许凡安散开神识,覆盖周身五十余步,天地变化尽收心中。

        但还是太小,五十步而已,瞬息之间便可出入。

        神识凝成丝线后覆盖的面积便会大上许多,但缺点也不少,由于神识化线,以自身为中心来观察的话,越近便越密集,越远便越疏散,探查的精度也就无法保持。

        而且分神成丝太过劳累,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所以在神识修炼上,两个人似乎境界都一样,但是怎么用,差的可就太多了。

        许凡安走到两坡中间那条不深不浅,刚能及腰的小河旁,灌了满满两桶,水流过,只是激起一个浅浅的漩涡,便再无变化。

        可正是这一个漩涡,许凡安就愣在了原地,蹲坐在小河旁,伸出一只手,悬在河上。

        想了半天,许凡安才伸出一只手,用力搅动,水面上又浮起一个漩涡。

        许凡安的手不挺搅动着,那漩涡也越旋越快,停下之后便消失了。

        许凡安笑了笑,拎起两桶水。

        悟道,也正在这一瞬之间。

        若将神识化作一个面,环绕自身迅速旋转,不就可以用很小的精神消耗,来获得最大的感知范围了吗?而且精度也很高。

        但对于天地间同一个“元”,每转一圈才能感知到一次位置,又当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