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9章-第4/4页





        “姑姐,咱是缫丝卖吧?”看到巧娘点头,她才放轻松,早前就听说婆母会缫丝,姑姐得婆母亲传,想来是不会差。

        缫出的蚕丝不仅好运送,卖的价格也比茧子要高。她自然是想重头到尾都能学到手。

        “对了”巧娘问道“怎的突然回娘家了”端午节早就过了,原先说好李氏和姚氏二人轮流来送桑叶的。

        听到她问王北才遮掩不住地笑开了“是有好事,还记得马家订的纱罩吗?”

        看到姐姐姐夫点头他继续说道“他要的数量太多,我又要紧着姐这边先做。我就想着让我丈人一起做,人多了不是做的快嘛。”

        说到这,他掏出二个红封要给绍荣和绍芝一人一个。巧娘伸手拦下“好好的,送什么红封,还没到年呢”

        王北哈哈大笑“姐你可别拦着,我要给阿荣买糖吃。若不是他,我可赚不了这么多。”

        他伸出手一笔划,竟然有五贯。巧娘惊异道“能有这么多?”王北摇摇手“我一人倒没这么多。但是也不少,更别说以后这生意还是做得”

        马家一下子定了一百个后,等到王北找到人帮忙后,做的就快了,马家后又买了一百个。

        王北想既然养蚕需要,他们县里养蚕的人家那可多了。他干脆带着一个师弟,拿着纱罩出去找养蚕的直接示范给他们看,这样又给他卖出去三四百个。

        等到谈成回来后,他们爷几个做了几十天,才将货送出去。“姐,跑了这么多村镇,我觉摸着得趁着没给人传开,还要继续跑些地。”

        不说远,就他们府属的县城就要多少?其中养蚕的人家又有多少?所以王北才包了红封给绍荣,当然他觉得这是少了,但是日子不是长着嘛。

        绍荣知道在这里没有知识产权,毕竟都有偷师一说。要想做好做大,就得注重品牌效应。

        他对着王北说“小舅为什么做法会传开?”王北笑眯眯地对他说“因为卖的好啊。

        咱们江南雨水多,会做伞的也多,那些做伞的稍一琢磨就知道这个怎么做了。”

        绍荣一撇嘴“那他们做的又不是咱家的,咱家是第一个做的,人家肯定只认小舅做的。

        就像镇上许家的糕,别人家和他家做的一样,大家还是爱买许家的糕。”

        王北听了灵光一闪,笑呵呵地抱起他将红封塞他怀里说“对,许家的糕大家都爱买,小舅给你红包买糕吃。”

        等到了扎好的草簇拿进蚕房,一一摆好后,王北夫妻就回家了。走前已经商量好将缫丝的时间定在五日后。

        第二天早上,巧娘进蚕房看过,每匾里已经过一半都结茧了,这时将剩下的并匾除蚕沙。

        等到下午再去看时就差不多都上山了。还有些没动静的,就并匾管理,仔细观察有没有生病。

        等到九层以上的蚕都上簇了,就要将蚕簇放在光线均匀,通风干燥的地方即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