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殿试



        苏轶珏笑了,“祖父对我们这么有信心?”

        “当然!难道你没信心?”苏锦荀也笑了,这么一说,确实显得急切了些。

        此次恩科皇上特准翰林院有品级的官员都参与了阅卷,因此阅卷的速度要比之前的考试都快了不少。

        四月十五在保和殿进行复试,又是加班加点阅卷完毕。

        皇上的急切群臣都看在眼中,一时间,  众臣心里惴惴不安。

        想到皇上约莫时看他们这张老脸厌烦了,急需寻找新秀。

        就连苏锦荀都在感叹,苏轶昭这批考生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

        不幸的是火灾导致不少考生罹难,他们也要重新参加会试。

        而幸运的则是,那些参加恩科的考生中良莠不齐,  而之前被烧死的,却大多都是新秀。

        因为皇上的求贤若渴,也没耽误考试,  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毋庸置疑,会试拔得头筹的苏轶昭轻松过了复试。

        至于苏轶珏,会试名次在三十七,还算在前列,过复试也是胜券在握的。

        四月二十二,殿试。

        殿试是最后一场了,即便是苏轶昭,都松了口气。

        只需考策问,应试者自黎明入,由礼部官员带着考生们再入保和殿。

        听着官员点名,而后散卷、赞拜,最后行礼,  苏轶昭才落座。

        之前朝廷殿试的策问大多都是时务策,  毕竟就要入仕了,  除了对朝政的理解之外,还得能分担皇上所忧不是?

        一共两道题,  苏轶昭看向了第一题,这题目目测都有几百字,  而答题的要求居然要两千字。

        这是谁说殿试不难的?光是第一题的题目,就让她看得眼晕。

        “皇帝制曰:朕惟治古帝王大经**,具在《周书·洪范》。其所以宰持万化,统摄九筹,则建用皇极,备矣.”

        答题用楷书,字写得好坏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成绩。

        因为皇上会随心情抽取某位考生的卷子查看,若是一看这字儿一塌糊涂,那皇上还会有心思读下去吗?即便文章写得再好,皇上也不会再多看一眼,毕竟选择太多了。

        尤其是苏锦荀说过,皇上对一手好字尤其看重。就算平时让翰林院的官员拟旨,也会挑字儿好的。

        不过这一点倒也无需太担心,毕竟苏轶昭兄弟俩都是一手好字。

        尤其是苏轶昭,因为是会元,如无意外的话,  她的试卷应该会在前十名之内。

        最终名次定夺是由皇上钦点的,  那前十名的文章,  皇上必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