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航空发动机启航-第2/5页





    “董事长好!”

    “嗯,你们韩经理呢?”沐阳直接找项目经理。

    “刚才还在这里,估计在隔壁实验室吧,要不我打个电话。”一名员工恭敬回道。

    “好的,我正有事找他。”

    一会后,四十多岁的韩立匆匆忙忙来到风洞实验室,看到董事长,赶紧凑过去打招呼。

    “陪我走走吧,顺便介绍一下进展。”

    “好的。”韩立略恐慌,希望能让董事长满意。

    “过去一年,我们主要设计工装夹具,目前已经制造了两百多副通用工装夹具,专用的工装夹具没有生产,怕生产出来后不适用。同时熟悉各实验室设备,为研发新航空发动机打基础……”韩立娓娓道来,越说越顺,同时观察董事长的表情,只是看到董事长微微点头,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

    沐阳一边观察,看到有问题的直接提出来,就比如风洞,他说:“风洞安全一定要注意,增加安全光栅,有人在里面时,不能启动运行,观察室玻璃弄大一点……”

    整个下午时间,沐阳都在考察各实验室情况,提出了不少问题:“我回去给你列下清单,讲了很多,你也记不了多少,接下来两个月时间内,把我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当然,如果有异议,你们也要提出来。”

    “好的,董事长慧眼如炬,随便看一看,就发现了那么多问题,说明我们还没有把工作做好。”

    沐阳总结道:“总的来说,你们的基础工作也做得不错,但是,我们是奔着世界第一去做事,要求更加苛刻,希望你们有这个思想觉悟。”

    “是的,公司的金属3d增材设备和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的研发成功,解决了许多难题。”

    经过与董事长三四个小时的沟通,韩立感觉与董事长更加熟悉了,也请教了许多技术问题。

    “嗯,就像带冷却孔的涡轮叶片,我们可以用金属3d增材设备制造,冷却效果更好,而且我们还可以在叶面和孔内喷复合材料,这是常规机加工做不到的。”

    沐阳回道,走了一圈,他就离开实验室,回到星海大厦103层,使用人脑转换仪汇总问题,仅仅半个小时,他就把今天的问题列好,一共两万多字。

    第二天下午,沐阳才把内容发给韩立。

    韩立收到邮件后,不禁赞叹:“这么快!看来董事长加班赶出来了,我们也得加紧一点才行。”

    接下来半个月内,沐阳输出航空发动机的图纸。

    正常来说,航空发动机一共有两三万个零部件,有不少是重复件和标准件,现在不少零部件采用金属3d增材工艺制造,结构更加紧凑,推重比更大,组装会更快。

    原本,c919的空载重量约为40吨,最大载荷二十多吨,要求c919的最大起飞推力达到72.5吨,如今,有不少结构件是采用金属3d增材设备,c919的自重降到38吨左右。

    c919配两台航空发动机,每台leap-1c重量为3935公斤,推力为13.5吨,推重比约为3.5。

    这个推力比太低了,而且leap-1c比常规航空发动机多重一吨多,可以说是,性能缩水的“猴版”,属于第三代发动机。

    像通用的ge90,世界最高推力的民航发动机,试验推力达到恐怖的56.9吨,当然,它也算是大家伙,重达9吨,推重比为6.5。

    推重比是航空发动机的重要参数,把发动机弄大一点,推力也跟着变大,所以不能光看推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