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第六十回中-第3/6页
太君因问西宁太妃:“怎么今到的迟?眼看近午了。”西宁太妃笑:“我们宫中那位太妃是正月十三的生辰。蒙太上皇老圣人天恩,赐了嘉号‘裕’。今是先进宫贺喜,到后再拜寿。”众人听说,都知是老西宁王的幼妹、太上皇之妃受封,纷纷连忙恭喜。太妃、西宁王妃自一番谦逊。
少时,府中人报宾客俱至、酒菜皆备,请正式开席。众人方移步。官客在府东嘉云堂,堂客在府西瑞荫堂,各自上酒上菜,吃席看戏,不消多记。
却说这边嘉云堂上,蔡川坐在正中,与西宁郡王说话,问起:“你这一向的倒少。听小的们说去年整个一冬京里都不怎么见。是又有差事往外头去?”
西宁郡王笑:“正是外面去了。”
蔡川问:“去的哪里?”
西宁郡王:“奉旨巡视幽、冀地方和广阳、北海、东莱等河海军务。中途又接御令,与兵部蔺祖贤汇合,一同往莱州船厂监看新船下水,到登州进行水军操演。渤海水师原有五桅大船十艘、三桅船二十四艘,各中小型战船近百。现在又加上五艘大船、六艘帆船、十二快艇,船队配置、兵卒操演悉数变化,磨合了近两个月,勉强观,然后才回京复命。”
蔡川点一点头,:“北方水师,只登莱这一支还算精锐,得亏蔺祖贤先前死保住了。就是到底不如南边船多兵足,操训又得法,加上前面有王劭堃坐镇,王耒入到兵部后一意偏向。如今朝廷肯下大力气补足船只,又修复山东境内驰,连几年整顿河工、疏浚水,见这渤海是越越要紧了。”
西宁郡王:“正是。先时海防不重,就有北方野人自胶东而下,又有倭族越海作寇,骚扰山东。水师竟疲弱不能制。如今朝廷有意加强,则扭转势,令海上无忧了。”
蔡川点头笑:“想必如此。”又:“只是海上加强,陆上有些不如意。我记这一二年间,听闻山东一片流民贼乱的就有三四遭。这是什么形缘故?”
西宁郡王脸色就变一变,稍顿片刻,方:“老将军鉴,确有些缘故,此番登莱回京时往青州走了一趟,故此又多耽延数十,便是为这个去的。”
蔡川脸色难看起,:“你去的青州,难是先岐王的……”
话不说完,西宁郡王便点一点头。原蔡川中的岐王穆世量,原是宗室胄裔、先帝叔王,封在汧邑。年西北战事起,后备几次不继,时蔡川与老西宁王在军前连诛十一名巨蠹,请旨另任督粮官员。穆世量是受命督点山、陕、川、陇粮秣转运之事,数年调度有方,深得军中信赖。不想一次押送粮草至前营,归程时骤遇暴雨,山洪冲泄泥石,竟然遇难;同月,其子在阵前战亡。先帝闻讯哀痛,为嘉奖其忠勇恪慎,择穆世量之孙德光封为恒王,改藩镇为青州。故而追到穆世量一辈,恒王府与恩平侯府、西宁王府份属同袍,渊源甚深。
西宁郡王遂叹一气,:“叹子孙不肖,先岐王的后人,竟是一代不如一代。如今这位,是穆德光之孙,志疏才庸,无能偏信,纵容舅族、妻族,侵占田土,横行街市,承爵不过十年,地方上已经闹出了三次大事故。去岁山东雨水极少,朝廷就有旨意减免田赋,又命地方组织打井开渠、引水灌地,允许以徭役抵充丁赋。因圣人盯得紧,各地诸府做的还都不坏。偏偏恒王府这一二年大兴土木,广修庄园,人力正嫌不足,哪里顾得上地方死活。青州要修渠引水,刚安顿了两千劳力,就叫全夺了去;又不肯与米粮养活,活计又重,两个月就累死饿死了四五百。苦人为了挣命,豁出去闹将起,又叫王府私兵杀了二三百。王府还要问地方再强索劳力。青州刘重礼气得一状告到朝廷,被留中扣住了——朝廷对各地藩王向优容,何况是岐王这一脉?翻出不仅损伤朝廷颜面,真要处置,怕宗室寒心。故而令我领旨查证,面严加训斥,又放还了他擅扣的人,好生抚恤死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