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第33章 旧人-第4/7页





        顾明东额头冒出冷汗,心思百转,只能假装一问三不知:“好像我们生产队的稻苗是稍微矮一些,不过长得壮,稻穗也多,洪教授,难道稻子不是越高越高?”

        洪教授见他一脸茫然,便说道:“自然不是越高越高,水稻能吃的是稻子,又不是高杆儿。”

        他沉吟了一阵,又问道:“你们生产队的粮种还有剩下吗?”

        顾明东立刻回答:“有,留着一部分等明年种,如今田里头载着的水稻种子,是从镇上的粮站采购的。”

        “那你带我去看看。”洪教授又道。

        顾明东点头应下,带着洪教授穿过村落,见他时不时打量着周围的稻田,顾明东紧张的心情反倒是放松下来。

        只要他咬死了不说,谁能想到异能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着无数种可能性,洪教授找不到具体的原因,最后也只能归结于上河村风水好,他们的粮种自己发育的好。

        果然,洪教授看过了留下来的粮种,伸手一抓只觉得颗颗饱满,但又看不出其他的不同来。

        他直接住进了顾建国家,每天就跟着上河村生产队的社员一起出工。

        一开始社员们还看了个稀奇,想看看北京来的专家跟他们农村人有什么不同,结果一看,洪教授平时就是个老农民的样子,顿时失去了兴趣。

        顾建国倒是对洪教授十分尊敬,平时喜欢跟他讨教增加粮食产量的办法,洪教授也不吝赐教,两个人倒是相处的不错。

        一段时间下来,社员们失去了兴趣,洪教授却百思不得其解。

        上河村生产队这一批已经种下去的晚稻,种子还是从粮站里头买来的,就是国家提供发的那一批,并无什么特殊。

        可种下去之后,晚稻种子的适应能力却被发挥到最佳。

        洪教授拔起一颗水稻,就能看见这一株水稻根系发达,生长旺盛,从之前的早稻可以预见,这批水稻不是光长根系,最后的稻穗也大,而且结实率十分高。

        可原因呢?

        洪教授左看右看,左思右想,连上河村的农家肥都研究了一番,愣是没找出来。

        他也找机会见到了吴巍,但聊过之后,洪教授却倍感失望。

        吴巍确实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高材生,肚子里是有真材实料的,放到一个农学院却当老师绰绰有余。

        洪教授不知道吴巍跟顾明东的交易,还挺佩服他落到了现在的境地,还能想着为祖国做出一些贡献来,私底下跟顾建国谈过几次,让他对“技术人员”照顾一些。

        可问题是,吴巍肚子里那点知识不算是秘密,至少农科院掌握的人就不少。

        洪教授仔细观察过,上河村的社员们确实是勤劳踏实,可栽种的方法还是略显粗糙,远不比农科院里头的试验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