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第33章 旧人-第3/7页





        这个想法让洪教授心头一热,原本只打算来看看,现在却决定留下来看完这一季水稻的变化。

        至少他得找个机会,寻到吴巍好好聊一聊,看他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技术。

        王书记一时有些为难:“洪教授,这生产队的住宿和饮食条件都不好,而且也住不下这么多人,您看……”

        洪教授却说:“我也是贫农出生,习惯了农村的条件,难不成还怕这点艰苦。”

        说完又道:“这里用不着你们,你们都回去,该怎么汇报就怎么汇报,这儿我一个人就够了。”

        无论王书记和学生们怎么劝说,洪教授都打定主意要留下来。

        王书记只得交待了顾建国好好照顾,别怠慢了北京来的农业专家。

        顾建国苦着脸接下了这颗烫山芋。

        洪教授像是没看见他们的表情,看向顾明东:“小同志,你再陪我在田里头走一走。”

        顾建国推了一把大侄子:“去,跟洪教授好好学学,争取再次提高粮食产量。”

        顾明东硬着头皮跟上去。

        洪教授边走边看,细细打量水稻田的模样十分庄稼把式,不像是个教授,倒像是个老农民。

        过了一会儿,他们俩不知不觉的走到了上河村与下河村交界处。

        洪教授忽然指着对面下河村的稻田道:“小同志你看,对面下河村生产队种植的水稻,才是溪源镇一带最常见的水稻。”

        顾明东心底咯噔一下,脸色镇定的回答:“洪教授,我看着水稻苗子都长一样。”

        洪教授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又说道:“对面的禾苗能长到一米三,杆儿高,但是不耐肥,化肥撒下去也不一定能有用,而且不抗倒,不抗病,遇到风害虫害就会遭殃。”

        “而且也不抗寒,生长的周期太长了,一年到头只能种植一季,辛辛苦苦忙活一年,收上来也就三四百斤。”

        随着他的话,顾明东心底大感不妙,说打底他上辈子压根没种过田,而原主也对地里头的事情一知半解。

        顾明东自以为收敛,在化肥和新型种植技术的冲击下,上河村的社员们也没发觉哪里不对劲,只为了丰收而感觉高兴。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上河村粮食产量提升这件事,不但惊动了王书记,还直接引来了一群农科院的专家。

        王书记虽然重视农业生产,但他本身也不懂种地,只知道抓生产,看到粮食产量提升只觉得高兴,觉得是汗水付出得到了回报。

        可农科院的专家不是好糊弄的,一眼就看出问题来。

        在粮种不优化的情况下,粮食的亩产量在极大程度上是受到限制的,并不以人力成本为转移。

        更要命的是,顾明东犯了个大错,他以为自己用异能优化粮种点到为止,谁知道金手指轻轻一点,直接越过了几次粮种革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