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论心与迹-第3/3页



  李傕退到一边之后,刘宏看向最后一人,此人看上去年纪尚轻,大概二十出头。

  “小子皇甫郦,参见陛下。”这个年轻人向刘宏拱手施礼。

  “噢,姓皇甫?”刘宏好奇地转头问皇甫嵩,“此为卿家公子么?”

  一旁的皇甫嵩赶忙答道:“非也,此为臣之从侄,皇甫子美,其祖父为臣之叔父。犬子不成器,尚为出仕。”

  “卿所言其祖父可是故大司农威明公?”刘宏接着问。

  “陛下所言正是。去岁子美为其祖父服丧期满之后,臣将之带在身边听用。”

  “皇甫家不愧为将门世家,人才辈出啊。”刘宏笑道,不待皇甫嵩答话,他又对皇甫郦说道:

  “令祖为我朝不可多得之功臣,汝既为功臣之后,朕当大用。汝在皇甫将军身边有些屈才了,不若先在朕身边做个虎贲郎吧。”

  皇甫郦下意识地看向皇甫嵩。

  皇甫嵩心急,忙道:“子美,陛下看重汝,是汝的福分与造化,还不快快谢恩。”

  在大汉朝,郎官一向是仕途的起点,很多平步青云的州郡之长,都有宫中为郎的经历。

  虽然大汉历经几百年,郎官制度已经有所败坏了,可天子亲口征召的就不一样了。

  只要不犯错,前途基本无虞,如果能在天子跟前有所表现,那更是前途不可限量。

  由此,皇甫嵩见侄子这时候像个榆木疙瘩似的,不立刻答应,恨不能上前踢他两脚。

  好在皇甫郦已经会过神来,“微臣皇甫郦叩谢陛下恩典!”

  “免礼平身。”

  刘宏扶起皇甫郦,然后对皇甫嵩说道:“将军先引众将士入上林苑中安顿歇息,明日朕再与卿商议正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