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勤王?大连新貌-第4/6页





        也是给郭大靖长脸,林家、谢拉德的几条海船,以及倭国前来装货的船只,还有几艘送鱼的船,或停靠卸货,或等人装货,竟然都在港内。

        “很热闹啊!”毛沈氏披着斗篷,跑到甲板上,站在毛文龙身旁,发出新奇的赞叹。

        岸上,货仓林立,人员走动;码头,货物装卸,人声喧嚣。放眼眺望,又有山林、村庄、道路。

        “岸上的风光也比皮岛美。”毛沈氏继续着,摇了摇毛文龙的胳膊,“夫君,你说是不是?”

        毛文龙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皮岛地方狭小,又经过这么多年,那么多军民居住,连樵采都困难,自是比不得金州。”

        海船缓缓转向,驶向民用码头,嘈杂之声逐渐远去,越来越是清静。

        连码头都分开管理,甚是方便,也显出管理的水平高低。

        毛文龙暗自点头,也未让士兵挂出帅旗。

        海船靠岸,岸上立时出现了几个士兵,前来查看。

        “小的见过毛帅。”毛文龙的突然出现,令这几个士兵吃了一惊,赶忙施礼参见。

        毛文龙摆了摆手,说道:“不必声张,本帅不想闹得人尽皆知。”

        “是,小的明白。”

        毛文龙沉吟了一下,说道:“准备车辆,本帅自去宾馆。”

        士兵赶忙领命,跑去安排。

        毛文龙叫过一个亲兵,让他去郭家的商栈看一眼,藤野英若在,便知会一声。

        在大连,毛文龙并没有修盖宅院。

        但郭大靖在扩建港口时,便盖了两座馆驿,一座是供普通人住的,一座则较为高级,接待身份不一般的贵客。

        毛文龙还有公务,自是不能陪着爱妾。藤野英是他的主婚,倒还相熟一些,只好请她来帮忙照顾。

        几辆马车很快驶到码头,样式却很有意思,甚是新奇。

        古代的马车一般是两个大轮子,平板带篷,人在里面得盘坐或侧躺。在没有减震的情况下,并不舒服,郭大靖就认为是遭罪。

        所以,他重新设计了车辆和车厢,四个轮子,车厢有门有窗,里面则相当于一个沙发,能搭拉着腿坐。

        这还是比较简易的,马车并不是很大,一匹马拉,里面能坐两个人,后面还能放点箱笼之类的东西。

        在金州,这种马车并未普及,只在大连港口较多,作为拉人的载具。

        而军官住宅区也出现了形制相同的马车,郭家自然是第一个。当然,舒适的马车也越来越得到不少官太太和小姐的喜欢。

        “夫君,您也上来坐呀!”毛沈氏满脸新奇,在士兵拉开的车门前探头看了看,转头笑着说道:“骑马很招摇,您不是不想太多人知道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