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未雨绸缪-第2/4页



  李瑰闻言,略有疑惑地问道:“庄主,就算有人来袭,咱们荥阳军还守不住一个荥阳城吗?”

  李峻没有回答,只是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

  “守不守得住,那还要看来敌有多少?”

  郭诵替李峻回答着疑问。

  “几万的兵力想要围攻荥阳很难,但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兵力呢?若我们左右无援,成了孤军作战呢?独守荥阳城便是死路。”

  一直以来,郭诵都跟在李峻的身边,从原主的李二郎,到现在换了灵魂的李峻,他都不曾离开过。

  在李家庄时,郭诵便常常与李峻探讨当今的局势。到了荥阳,这样的探讨也一直都存在。

  针对如今的朝局变动,李峻也同郭诵说了许多的可能性。

  虽然这些可能多数都记载于后世的史书中,但许多该发生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这让李峻一直都无法理解。

  李峻搞不清原因,但也不确定以后会不会发生,他只有将那些自己知道的事情视为可能。

  就是这些尚未发生的预判,让郭诵有了诸多的远虑,也相信二郎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来所要面对的险况。

  因此,郭诵所考虑的事情要比李瑰等人多,预估到的危难也远比他们严重的多。

  听到郭诵如此说,大家都沉默了下来。

  每个人都在回味郭诵的话,想象着那种情况出现时的场景。

  李峻见气氛有些沉闷,笑着说道:“郭大郎的话虽不是危言耸听,但大家也不必就此被吓到了吧?”

  众人闻言,先是略怔了一下,随即纷纷笑了起来。

  大家之所以笑起来,是每个人都觉得,如今大家都是领兵之人,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何还能让不可知的危难吓到?

  即便真是如此,挥刀迎敌也就是了,当下的苦练不就是为了日后的一战吗?

  “大将军,我等倒不是被吓到,只是没有想得那么多,其实有个忧患也是好的。属下是个文职,但属下也在军中,迎敌的胆气也有。”

  何裕向上首的李峻拱手执礼,口中的话缓缓而出。

  何家受难后,何裕凭借妻子郑敏儿才脱离了险境,跟着李峻到了荥阳。

  虽说何裕出身于武将之家,但他却是个文人。李峻将他安置在了军中,担任了主薄一职。

  对于何裕,李峻还是很欣赏。

  这个文人有着武人的骨气,他不会为了苟活而卑躬屈膝。即便是那日在洛阳城中见到李峻,他也没有卑贱地跪地乞活。

  然而,这个文人却知道感恩。

  他没有给能让他活命的人下跪,却在一直为其担惊受怕,四处奔走的李钊面前跪地痛哭。

  人为了活着没有错,但怎么活着是个选择。

  武为表,文为里。

  任何人,任何一支军队,无论有多么强大的武力,如果内在里没有一个气节,那这个人以及这支军队都不是真正的强大,也不可能强大。

  “嗯...子衡说的没错。”

  李峻肯定了何裕的说法,继续道:“每个人都要有个忧患意识,这是个好事。把问题想到前面去,事到临头时就不会乱,就会有对策。”

  说到此处,李峻想起了郭方的来信,笑道:“不仅咱们有着忧患意识呀!仇池那边也同样在未雨绸缪。”

  望了一眼郭诵,李峻继续道:“郭方来信说,他们已经拿下了一座叫青冈岭的山头,向北各处的联络地也都陆续建了起来,动静可不小呀!”

  耿稚闻言,兴奋地问道:“大将军,我家二郎与杨茂搜开战了吗?”

  郭诵笑着接话道:“还没有呢,就是用计攻下了仇池的青冈岭,将巴溪寨的青氐人收归了纵队。”

  李瑰闻言,咂舌道:“看来那边应该又增加不少人,上次说收拢了许多逃难的人,再加上青氐人,估计兵力也该过万了。”

  何裕在军中任职以来,也知晓了一些事情。他暗自盘算了一下各处的兵力状况,不禁对眼前的这个舅父佩服万分。

  “人多了这么多,花费也是不少吧?咱们这边是不是该支援一下呢?不能总让坪乡那边承担了。”

  陈大河还是以前的老性格,做事情也是如以往一样稳重,总能想到关键之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