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五为民点头



  虽然嘴上很轻松,开着玩笑,但舒越内心并不轻松。

  他知道,得尽快向曹为民提出请求,时间在一天一天的过去,再不提出请求,也许最佳的节点就过去了。

  但舒越心里也还是没把握,如果提出了请求,曹为民答应了,那当然是皆大欢喜。

  但万一曹为民拒绝了,或者还是打太极,那所有的努力都将一江春水向东流,而且春水将是永不回头的进入了大海。

  面子倒还不是主要的,毕竟没有一个销售每个单子都能顺风顺水。

  最主要的还是众视和群众保险的合作,几乎那就是没戏了。

  方化文前期所有的工作全都白废了。

  更重要的是,众视在保险行业的业务将举步维艰了。

  曹为民吃过的饭局多了去,今天的螃蟹虽然己有半斤一只,但曹为民吃过更大的,所以并不觉得有什么出彩的。

  当杭式三鲜汤端上来后,舒越给曹为民盛了一碗汤,便示意曹为民喝一口。

  杭式三鲜汤是杭菜中很普通的一种半菜半汤的菜。

  一般大,小饭店都会做,原料无非是青菜,鱼圆,河虾,鸡肉,蛋饺,肉圆,肚片之类的,因饭店不同,厨师不同,原料略有不同。有点类似东北乱炖,在这汤里放点什么,都没人会有意见。

  杭城人虽然不象广东人,每餐必有汤,但最后一道菜往往是一碗汤。

  张胖子的小馆子则有点广东做法,和杭城饭店上菜习惯不同,会在第二道,第三道菜时就上汤。

  曹为民见刚开吃就上汤虽然略有惊讶,但也不太在意,见舒越示意他喝汤,也就端起碗来象征性的喝了一口。

  这一口喝下去,曹为民却停不下来了,一口气喝完了盛在小碗里的汤。

  “鲜,鲜,鲜。”喝完后,曹为民连说了三个“鲜”字。

  “鲜”在杭城是个高度赞美菜肴的字,不是杭城人很难理解这个字。

  就是杭城人,也很难说清这个“鲜”是什么意思。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这是这家店老板张胖子的六大绝招菜之一,马雨来,必喝此汤。李如海,吴河平也喜欢此汤,据说,还打包回去让几位高级厨师研究过。但同样的原料,就是做不出张胖子的这个鲜字。”舒越不动声色的说。

  曹为民好象是想到了什么:“这家店就是九亩田传奇,杭城排第一的三无饭店?”

  对这家小店,曹为民也早有耳闻,但一直没有来过。

  虽然也多次想来,但江湖传言,订座需提前二个月,曹为民就打消了念头。

  毕竟他是有工作的,如果订了座,二个月后是否在这个点有时间,还真说不准。

  没想到今天舒越带他来的正是这个店。

  他知道舒越是用心了。

  但曹为民也好奇,舒越是怎么订到位子的?难道他二个月前就算准了今天会来?!

  这不可能吧?!

  “听说这家小店的位子很难订,要提前二个月才能订到。老舒,你今天怎么订到到?莫非你二个月前就订了?”曹为民疑惑的问舒越。

  舒越知道,这个问题不能随便回答。

  说是二个月前就订的,那不太有心机了吗?!不等于说自己是在一步步的下套吗?!

  说今天托朋友订的,又显的太容易了。

  而且万一曹为民以后临时三刻让自己订位,自己总不能又去麻烦李小同吧?!况且,下次李小同愿不愿意帮这个忙,也是未知数。

  “今天这个位子吗,也是巧了,有个朋友二个月前订了。我今天请曹哥吃饭,总不能真去个路边摊,大排档吧?!就从那个朋友手上夺爱了。”舒越三分真,七分假的回答说。

  这话让曹为民很顺耳。

  老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人,总是喜欢听好话的,曹为民也不例外。

  “老舒,费心了。用的着我曹为民的地方你说话。”曹为民暗示着说。

  舒越也听懂了曹为民的暗示,但他还想再等会说。

  做饭,最怕的是夹生。

  “谢谢曹哥,曹哥,你先吃个鱼圆。”舒越边说边用汤勺盛了个鱼圆给曹为民。

  曹为民用筷子去夹鱼圆,开始没用力,夹不起来,稍一用力,鱼圆被夹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