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深宫景
穿过御书房,沿着东墙小道往西南边方向行百十余步,跨过那道汉白玉雕成的牌坊,便是西商皇帝的老婆们居住的后宫了。
虽说都是老婆,可身份、地位、年龄的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一般而言,后宫中权势最盛的必定是皇后,不过西商皇后去世多年,商帝也因年事已高,便不再另行册封后位。先皇后生前所住的交泰殿也早早地封存起来,不再给别的嫔妃使用。
商帝此举颇有深意,朝野之中不少官吏猜测是皇帝对先皇后心中有愧,故而不再让别的嫔妃补上皇后之位的空缺。当然,民间的揣测就更加离奇古怪,什么后宫闹鬼、皇后魂魄、陛下秘史这些荒诞可笑的言论悄悄在草莽之间流传。
如今皇后之位空缺,在后宫中一言九鼎的,除了皇帝陛下,便是熹皇贵妃。熹皇贵妃为皇帝陛下生下了二皇子周顺昌,又久居后宫多年,资历老、地位高、贡献大,统领处理后宫的诸多事宜。更何况二皇子周顺昌不屑政事,以皇子的身份官拜将军,戍守西商东境边关,立下战功赫赫,颇得陛下青睐。即便二皇子周顺昌将来不可能登上九五至尊之位,凭借他的战功与帅才,无论西商谁当皇帝,都必定会受到重用。这后宫之中,向来是母因子贵,借着二皇子周顺昌的出息,熹皇贵妃也是能压服其他的嫔妃的。
唯一对熹皇贵妃不怎么服气的,也就是储秀宫的那位仁贵妃了。仁贵妃与熹皇贵妃的斗争在这后宫之中已经存在了数十年,先皇后在世的时候还尚且能压得住,如今已经是公开挑明的事儿了。
仁贵妃是三皇子周顺昭的生母,虽然年逾四十,可依旧是商帝最为宠爱的妃子,周顺昭又是皇子中最讨陛下喜欢的一个。近几年,宫里渐渐有传闻,说是陛下已经打算废了太子周顺逸,让三皇子周顺昭接手这西商天下。这宫围秘闻是愈演愈烈,最后几乎所有的嫔妃都信以为真,纷纷巴结起这未来的“太后娘娘”,这让仁贵妃有些驼的腰肢重新挺立了三分。
后宫之中确实没什么人将太子殿下周顺逸放在眼里,周顺逸在后宫的靠山——那与陛下不和的先皇后早已薨逝多年。
交泰殿地上的灰都积起一寸厚,却没有人愿意去打扫。
————
太子周顺逸在洪熙小太监的带领下,跨过了这汉白玉制成的牌坊。他微微皱了皱眉,努力回忆着自己上次越过这块牌坊,进入后宫,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那似乎是记忆中很久远的一段了。
在自己身前引路的洪熙太监虽然低着腰,踩着碎步,但每一步都雄浑坚定,坚定得——不像是个太监。
“公公,请留步。”
这个年仅二十,将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藏于宦帽之下的小太监诧异地转过头。那年轻的身子弯得更低了些,开口问道
“殿下,不知有何事找奴才?”
周顺逸盯着洪熙有些干净年轻的侧脸,又想到这个小太监自己之前从未在父皇身边见过,沉默了半晌,带着些谨慎的口吻问道:“不知公公姓甚名谁?”
洪熙心中的诧异更深了一分。按常理来说,这些在宫中进出的贵人不会留意这些奴才的姓名,更不用说主动去问了。
“太子殿下劳心国政,奴才的名字并不值得被殿下牢记。”
“你且说与我听。”周顺逸一挥手,不容置疑地说道。
“回太子殿下,奴才唤做洪熙。”
“进宫多久了,在哪处做事?”
“回太子殿下,奴才进宫一年了,先前在内廷司做事,如今在御书房伺候陛下。”
“你很不一样。”周顺逸一拂衣袖,将袍服的上的褶皱细细拉平,慢条斯理地继续说道:“哪天寻得机会,我向父皇讨你出宫,到我身边来做事。”
洪熙深深一拜,没有说话。
这个小太监确实不一样。周顺逸咕哝了一句,又细细地看了看洪熙的眉眼,他虽然是个太监,可那有些阳光洒脱的外形,倒是颇有些神似自己年轻时的样子。
这位藏着心事的太子殿下指了指前方,示意洪熙继续带路,自己却在背后放慢了脚步。
他想起来,自己最后一次正式进入后宫,也是和眼前的洪熙差不多年纪时,那个时候他三皇弟周顺昭刚刚出阁读书,自己代表过世的母亲先皇后前去道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