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商帝-第2/4页
商帝马上七十岁的人了,虽然在西商臣民眼中,他是天子,可公孙起心中明白,皇帝终究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了。这个年纪的人,虽说生死之事已经看淡,可对于出行日期这绝密的消息泄漏,陛下居然也没当回事。
公孙起身为禁军大统领,一直都以陛下最忠臣的奴仆自诩,见到此番情景,便在御书房跪了下来,进言道:“陛下!臣斗胆恳请陛下重发苍龙令,重新计划出行日期。”
商帝的鬓间已经是一片白雪,随意地披着袍服安坐于软塌之上,一手支着几案,一手持着御笔,对着那黄澄澄的一打奏章批阅着。听闻此言,那双专注于奏章上内容的老眼一瞥,眼角的皱纹如菊花般绽放在脸上,呵呵一笑道:
“公孙卿家,何时出行,那是司天监监正韦卿家算好的吉时,怎么能说改就改。”
“臣惶恐,苍龙令是在微臣属下的禁军手上丢的,臣万死难辞其咎,臣任凭陛下治罪!只是这出行日期,还望陛下斟酌。”
听闻此言,商帝将批阅到一半的奏折置于身旁几案之上,用那枯瘦的手臂勉强地撑着卧榻之缘,踉踉跄跄地想要站起身来。公孙起的余光早已瞧见陛下有些狼狈的模样,想伸手去搀,可又想到自己未被允许平身,也不好贸然行事,惊扰圣驾。
商帝咳嗽了两声,周遭伺候着的小太监赶紧上来搀住这九五至尊的手臂,才勉强让年事已高的商帝站稳了些。
“公孙卿家,苍龙令被劫一事,你虽有过,但还没有到让朕罚你的地步。咳咳……你且起来与朕说话。”
“臣惶恐。”
“起来说话,你难道想让朕一直低头看你吗?”
即便是苍老到有些许虚弱,商帝的声音依旧是那么不容置疑。公孙起丝毫不敢有所懈怠,磕了个头,服服帖帖地微微低头弯腰,站立在商帝面前。
“陛下,要保重龙体啊。”公孙起看了看叠得如同小山般的奏折,谏道:“有些琐事,实在是不必劳动陛下亲力亲为了。”
商帝如枯树般有些龟裂的手掌握成拳,放在嘴边又咳嗽了两声,朝门口望了望。
御书房的红木大门敞开着,汉白玉雕成的台阶上,整整齐齐地站着六部尚书中的五位,以及三位大学士。这八个人,代表了西商文官集团的一半势力。
至于文官集团其余的一半,伴随着武将集团的全部势力,都集中在那个守备凉城,抵挡蛮族的将领身上。
“这些杂事,朕总要留心着,若是朕都不用心,这江山社稷早该垮了。”
“陛下圣明。”公孙起一拱手,依着惯例答道。
“朕驱逐了成卯日,重新扶起了萧泽。萧泽倒也不负朕的期望,把那和狗皮膏药一般难缠的蛮族赶回了深山老林。只是他出征在外,这政务,不得不由朕亲力亲为了。”商帝带着慈祥地微笑看着公孙起,随口说起了近日里朝堂上的变动,以及那与蛮族的战事。
公孙起哪敢接皇帝的话,不知天高地厚地去议论势头正盛的萧侯爷,只得捡好听的话说道:“陛下鸿福齐天,萧侯骁勇善战,大商三军用命,方能阻蛮族入侵,保地方平安。”
商帝缓缓转过身,槁木般的枯手交叉在后,背对着公孙起自言自语地呢喃道:“只是成卯日就这么去了……公孙卿家,你说朕如此发落,是便宜了他,还是惩处过重了?”
这位大统领本以为只是陛下随口的感慨,没想到居然直接把皮球踢给了自己,心中暗自郁闷——这种事您居然问我,我这是脑袋不够砍了吗?
“陛下,臣不敢说。”
“但说无妨,朕与你只是在随口聊天罢了。公孙卿家,别那么紧张。”商帝似乎心情不错,脸上的笑意从一开始就没消失过:
“朕赦你无罪,大胆说。”
“臣觉得……”公孙起乌溜的眼珠在那生的有些粗旷的阔眉下转了好几圈,又望着似笑非笑的皇帝陛下,答道:“朝堂中的激进官吏会认为陛下处罚过轻,而保守的官吏会觉得重了些。”
这看似是个中庸的,两边都不得罪的完美答案,实际上却是耍了滑头,完全没有表明自己的立场。公孙起二十五岁进宫任职,如今已经快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他整整保护了商帝二十余年,可这政治上的本事,却是一点也都没学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