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我的初心-第3/4页
徐腾的开场白很简单,也有点令人意外,他不打算否认,家族企业对他的成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当然,我得到的资金支持是有限的,这让我和我的同学们,必须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竞争手段,最后就出现了一家完全超出我们预料,也超出对手预料的天天网络公司。”
“这个经验告诉我,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并非一件坏事,因为你必须创新,才能打败对手,所以,创新永远是市场上最急缺的东西。”
“从2001年到2009年,这一路走来,我和我的团队,实际上搞了很多创新,有时候,即便在我们完全有足够财力,正面击败对手的情况下,我们也非常强调创新。这使得我们可以用更小的力量,击败更强大的对手。”
“我举一个最近的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2008年的三氯氰胺奶粉事件,众所周知,华腾公司投资的博安集团,可能是这个悲剧事件的唯一获益者,因为博安集团旗下的所有乳业公司,特别是国内的三个乳业公司,所有的产品线都没有检测出三氯氰胺。原因何在?”
“当我和团队决定投资乳业时,国内各*企都迎来了高峰的发展阶段,各*企基本都在到处争夺牧业大县的奶农资源,很多乳企,特别是本地企业,甚至有县市行政护持,我们已经很难介入,高价竞争收购奶源更是肯定会打乱市场,造成更多的混乱,以及对奶农的依赖和放纵。”
“你们想,如果我好不容易才从对手的手中抢下一个村,一个乡的奶农供销合同,对这几百户奶农,会真的严格执行标准检验吗?如果我的标准很严格,别人的标准很宽松,奶农会将鲜奶卖给谁?”
“实际上,我们是没有办法介入,只能搞创新,用创新和强大的国内乳业三巨头竞争,我们不和他们竞争奶农资源,不去竞争底层的奶农收购协议。我们选了一条不同于国内传统的新道路,用更多资金、更先进的科技牧业模式,生产符合最高标准的奶源,因为我们做的是食品,而且是特别重要的妇婴食品,所以,我不仅要用创新模式的竞争,还要抓住一个要害和对手竞争,我不在乎要付出多少投资,我不在乎要多少年才能收回投资,我只要最安全,最可靠的奶源。”
“因为我是华腾公司,我投资的产业是乳业,即便是一百年后,这个产业还必然存在,所以,从我决定投资的第一天起,我就做好了用二十年,三十年的决心,耐心,去参与竞争。”
“我是竞争者,所以,我要提供更优质,更有性价比,更有保障的产品。”
“我用这个例子告诉大家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做企业,永远要有创新,永远要坚持你的理念,坚持你的初心。我的理念,我的初心就很简单,我们要做一个好企业,首先,我们要做好人,因为只有好人才能一生平安,才能有好报。”
话嘛,都是人说的。
徐腾不管别人信不信,他还是要尽量让别人信他的这些话,当然,他也确实是这么想的,因为他不缺钱,很多事都可以不用太在乎利润,更在乎口碑。
因为华腾公司的绝对控股权在徐家的手里,其他股东说话不算数,就算其他股东联合起来,要求徐腾提高华腾公司的利润率,徐腾也可以无视他们,将他们的提议否决掉。
这就不像bat,bat为了利润,什么都干了,没有一家是干净的,因为所有的股东都是贪婪的。bat作为上市公司,必须讨好股东,必须保持高股价,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竞争力,同其他对手竞争。
这也是现代商业体制中,一个蛮悲剧的事。
华腾公司是一个例外,徐腾做为唯一的大股东,可以无视其他的股东,何况华腾公司的股东基本都是有一定情怀的企业家,张丽英、陈安邦、陈永年之流的唯利是图者,数量并不多 。
徐腾说了第一个例子,所有同学都在鼓掌,发自肺腑的为华腾公司和徐腾鼓掌,毕竟这个案例是真实的,众所周知的。
“现在,我说第二个案例,大家都知道,腾讯集团在通信产业一直不是很强势,历经这么些年的努力,在国内也只能是位列第三席,和第二名的差距已经很小,和第一名的差距仍然很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