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我的初心-第2/4页
这是最初统计的数据,指责徐腾发国难财,在股灾中获利最大,堪称是中国唯一从2007股灾中获利的人,甚至是籍此一跃成为世界首富。
这个数据真真切切的说明了一个事实,徐腾和华腾公司确实是从全国数以亿计的股民手中,捞了一大票。
徐腾也是轻敌了,没想到富邦系内部还是有高人的,居然能将这些数据挖出来,提供给。
事实上,徐腾是真没有管这些事,他2008年才真正全权接手华银财团,进行全面改革,形成以华腾公司为主,以银河资本为辅的财团新架构。
2009年.
如果要在这一年的中国挑选出一个热门词,这个词绝对是“华腾公司”。
徐腾已经下了死命令,全力攻关,让各家媒体避谈“华银财团”,多谈“华腾公司”,哪怕是负面报道,也请集中在“华腾公司”,甚至,多个公关团队在网上炮制了大量的经不起任何推敲的负面新闻 。
这一招就叫欲盖弥彰。
徐腾的目标很清楚,反反复复强调“江州华腾工业控股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私有资本投资公司的企业形象,籍此掩盖“华银财团”存在的真相。
简单来说,现在只有一家华腾公司,持有大量的股份资产,但是,这家公司本身是非常优质的投资公司,甚至可以说,这是中国最好的投资公司,最有理想的投资公司,没有之一。
这样的社会舆论大浪潮,一直到2009年的7月份,终于渐渐平息。
事实上,在徐腾公布了华腾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资产报表后,虽然所有人都惊讶于华腾公司的资产规模空前庞大,无法理解华腾公司是如何发展到今天这一步的,但还是慢慢接受了现实。
现实很残酷。
华腾公司确实是中国最优质的投资公司,没有之一。
7月中旬,徐腾做了最后一次的反击。
这是他第三次登上央视财经频道的栏目,关键时刻,朋友多,总是有用的,栏目组从导演到主持人都知道徐腾的意图,但还是很配合。
节目的录制地点依旧选择在长江大学的影视中心,双方都是熟门熟路。
徐腾上午在公司开会,会议刚结束,接到栏目组的短信,确认一切准备就绪,这就换了一身深蓝色的双排意式西装,匆匆前往录影棚。
韩黛、虞素云都在这里忙忙碌碌,和主持人陈鸿将访谈的问题仿佛过一遍,40个问题,陈鸿会根据节目的现场反馈情况,随机提出10到15个问题。
现场的观众主要是江州五大高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各个学生会的成员,票是发到学生会的,80%是内部分刮了,徐腾干过学生会的主席,当然明白这个流程。
韩黛亲自和五个学生会的主席,以及主要干部沟通过,大致上,都不会提出很尴尬的问题,即便有一些尴尬,也是这个节目必须具备,给徐腾一个机会进一步诠释华腾公司的优质程度。
根据此前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大学生群体中,徐腾和华腾公司仍然保持着极高的正面形象,在江州五大高校,徐腾的支持度就更高了。
今天的节目主题,当然不是“徐腾和华腾公司的反击”,而是大学生创业和优质的企业架构、理念。
徐腾的任务,也不是证明华腾公司如何优质,而是向同学们传授创业和企业管理的经验,讲述如何建立更好的企业架构,建立更好的企业理念。
讲真,这些东西都很虚浮,但是,人类的文明进化到这一步,必然就是这样的虚浮。
节目正式开始录制后,徐腾进场,和主持人、同学们打招呼,很得体,也显得很亲和,没有什么架子,他的个人形象也就是这么干净清爽。
现场热闹了一会儿,很快就安静下来。
徐腾有5分钟的讲课时间。
这是节目的流程,和此前有点不一样。
“首先,我要感谢节目组和在座的同学们,邀请我参加这个节目,你们请我来,是要我分享企业的创业和管理经验,实际上,我在这方面的经验可能没有你们预想的那么多。大家想一想,我从2001年开始大学生创业,迄今也就是8年时间,何况,我的创业是一件还蛮滑稽的事情 。确切的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在大学时代的创业成功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