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心有灵犀一点通-第2/4页





    这就不同于普通的企业。

    徐腾可以在西桂省拿一块地,运营工业园,财团搞定三通一平和配套工程,旗下的龙头公司带头进驻,牵引整个配套产业链转移。

    只要省里政策到位,地方政府执行能力到位,三五年时间,徐腾可以改变一座城市。

    徐腾没有能力将防州市推升到深州、沪州那种水平,这是不可能的事,除非是中央出台国家级的主导政策,强力推进,但是,徐腾能让防州市达到二线城市的中等水平,全国三十大港口,防州港能排在十四十五的位置。

    只要政策到位,对徐腾来说,这只是时间的问题,十年,或者十五年。

    做为中国最大的地产商,华银财团可以轻而易举的调集几百亿造一座城,再造出一个江州市的西城区。

    华银财团可以在任何一个条件允许的二三线城市整板块的拿地,几万亩地一次到位,从学校到医院,从超市到娱乐城、购物中心,从工业园到港口,到机场,到周边的水务电力,完整的规划建设,一点问题都没有。

    徐腾这些年做地产生意,做出一个经验,要运作一个大板块的地产项目,哪怕是有上万套商品房,其实只要有两个东西就没有任何问题,一是小学,二是工厂。

    其他的东西,有就行,没有家乐福,大润发也行,没有大润发,中润万家也行,没有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二医院、某大附属医院都行。

    小学一定要好,还要多,两三所小学,档次拉开。

    工厂要多,要相互配套,要有龙头企业。

    父母就业上班,老人在家带还孩子,送子女上小学,大致就是这样,因为现在买房的刚需是70年后期到80年前期的这一批人,子女基本都在读小学,要么就是还在筹备结婚。

    所以,华银财团这几年在国内各省市投资时,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市政府必须满足这两个条件,没有钱不是问题,市教育局解决编制问题,华银财团可以和其他名校联合办学,对方出招牌,华银财团出钱。

    附近必须划出一块地,招商引资,搞工业园区。

    公交系统不到位都没问题,大家都有车,好歹也有电动车。

    总之,国内现在的生意就是这样,别的都可以不赚钱,地产一定要赚。

    地产能赚钱,银行才能赚钱,银行能赚钱,华银财团就没问题。

    席领导的人生境界是很高的,阅历丰富,关键,知道的事情也多,能有机会在席领导的家里做客,和席领导闲聊一个下午,徐腾还是很荣幸的。

    不管怎么说,这是巡抚大人。

    两人聊的东西也很接地气,大体都是西桂省的民情,菜篮子工程,人均收入,市县两级的消费水平,本省的物资能源供应局面,缺口也多少,还是盈余多少,土地还有多少,均价多少,修路的成本估计得有多少。

    本省的企业有多少,在外面打工的人口有多少。

    这些都要谈。

    当地招工不容易,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宁愿去附近的省份打工赚钱,本地劳动力资源反而比较紧张。

    总体来讲,西桂省的发展空间很广阔,但想要快速发展,基本不可能,拦路虎太多。

    徐腾也很现实,说好六百亿,就是六百亿,分期四年逐步投入,1/2做bot的基建工程总包建设和工业园区、港口的配套设施,其余30%投入地产业,20%投入制造业和服务业。

    服务业在最后的20%里,其实又占了一半,真正投入工业的部分不到六十亿。

    至于省里能给什么政策,这个问题,徐腾不问,席领导也不用说。

    心有灵犀一点通吧!

    话说回来,全国都一样,各个省能给的政策都差不多,肯定不如京沪广深津渝,那是国家级政策的六大密集区。

    徐腾还是在那句话,在哪投不是投。

    晚上,席领导亲自做了安排,让徐腾一行的四位企业家下榻在省里的南山宾馆,既然来了,大家肯定还是要为席领导出谋划策。

    一直到了深夜十点多,徐腾、陈健、梅嘉莉和李达霄还在谈着,各抒己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