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考生欧阳



    从皇宫出来,冯九卿方才撑起的气势,便全然塌了,心中叫苦不迭。

    她盯着金黄软罗凤凰盖,垂纱幔帐遮住烈日灼阳,但那令人焦灼不堪的热度却还是穿透纱帐入了进来,且恰因为这四面不张的罗帐,连空气都不流通了,若不是有纱幔挡着,只怕人们早就看见了她脸上的热汗。

    行过朱雀长街,入眼便将两旁夹道欢迎却垂首不敢抬头的百姓,当中有许多书生打扮之人,应该都是今年乡试出头的士子,也挤在一旁,那柳长青、赵子明,且还同董泰若站在一起。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筚路蓝缕的难民,也睁大了眼睛,试探着看向那华美仪驾中面容模糊的年轻太后,激动不已。

    太后亲自出宫为关下祈福,足见皇室对关下大旱的关注,他们怎能不激动?

    但若是他们知道冯九卿在里面已经惹得满头大汗,细看甚至有些狼狈,不知道又是什么想法了。

    仪仗缓缓出城,仍旧能看见许多正背着包袱风尘仆仆入城的读书人,有的远自边关而来,几乎走成了乞丐模样,一看见这巍峨皇城,却眼睛一亮,好像被清水洗涤过的星子都落进了他的双眼。

    冯九卿隔着帘帐看了那皮肤黝黑的书生一眼,不想一阵风出来,在帘子前掀开一条细缝,那书生正好抬头,两人冷不防竟隔着帘帐对视了一眼。

    书生被吓了一跳,竟然一个踉跄坐在了地上,冯九卿扑哧一笑,忙伸手捂了捂嘴巴,没让自己声音传得更远。

    书生怔愣地看着那掩嘴失笑的影子,脸上慢慢涨红。

    冯九卿笑够了,正想着自己也未必就有那么可怕,却又看见了一人。那人也站在人群中,却与那多少缩着脖子的百姓不同,他直勾勾地盯着仪驾,丝毫不怕禁军把他当刺客砍了。

    冯九卿皱了皱眉,“邢子濯……”

    仿佛老天也知道邢子濯的烦人,冯九玉突然出现在了他的身边,肩膀一撞便将人装倒在地,而后揽着廖晴儿,牵着枣红马,慢慢跟在了队伍之后。

    他们竟也想去大相国寺?

    冯九卿微觉讶异,但想起廖晴儿,却又明白了几分,未曾回头。

    队伍越走越远,书生被当成难民扶了起来,好奇道:“这出行的队伍是哪家的王妃吗?”

    那人嗤笑,“什么王妃,这是咱们的太后,要去大相国寺给难民祈福的!”

    太后?书生目瞪口呆,转头看着还带着长长尾巴的仪仗队伍,蓦然失语,“竟然是太后……”

    既出城门,队伍直接走向康庄大道,两侧林荫成密,从平原渐至丘陵,山风倒是极为清凉,偶尔偷偷溜进来一丝,冯九卿忍不住长出口气。

    魏嬷嬷拿着扇子遮挡抬头,闻声便问:“太后,您若是太热了,不妨将帘帐从旁边打开一丝,想来不妨事的,这越往前走人就越少了。”

    冯九卿早就想这么做了,忙不迭伸手将旁边的帘帐来开,对着魏嬷嬷鼓了下腮帮子,“嬷嬷,下次再出来,可记得让人在这里面放个冰鉴才好。”

    魏嬷嬷失笑,“行!”

    这天气真是要将人热出毛病了,冯九卿伸手轻轻扇着,眼帘一抬,却见前方山壁之上,树枝晃动,群鸟惊飞,动作不由一顿,“是……野兽吗?”

    于此同时,齐璞瑜终于与礼部尚书和方毅定下了主考官、副考官,那嚣张士子根本不曾想过自己还未会考,便已经被东华权力巅峰上的人所注意,如今还不知道在何处苦读圣贤书。

    齐璞瑜又将那人的试卷看了一遍,忍不住笑道:“此人虽然别出心裁,文章写得倒也不错,只是有的地方看得有些幼稚,就不知会试之上,有何表现。”

    “会试之后,尚有殿试,”方毅拍着胸脯保证道,“此人,微臣当敢力保其心性向善,皇上、王爷,若是此人能够入殿试,不妨亲自一问。”

    齐璞瑜见他对此人极为欣赏,不禁好奇,“此人唤为何名?”

    方毅道:“此人是江南考生,复兴欧阳,单字一个明,二十有五,为人——”

    “王爷!”忽地,一声疾啸突然冲入大殿,薛放几乎是跑着进来,脸色有些难看,“王爷,不好了,京城难民有异动!有难民跟在太后仪驾之后,驱逐不去,只怕有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