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为王者过



    齐璞瑜无奈地同冯九卿对视,见冯九卿挑眉,似有疑问,便只扯了下嘴角,露出的竟是一丝尴尬。

    他迟迟未下结论,看着他们争论至此,实则……倒是很想看看这个书生的,可惜,礼部尚书在前,他还真不好开口,很怕自己招来一通痛骂。

    他是晚辈,礼部尚书是长辈,真要被骂,他还得好好听着,不能反驳,这可有些太痛苦了。

    冯九卿眼见心明,却不动声色,静静听完了方毅的补充。

    方毅道:“此人话虽有误,素来言官、清官、直吏、孤臣皆是好官,他视清官冥顽不灵,而好官则能顺应时势,不拘一格,凡能为国分忧为上所谋,就该不择手段,牺牲一人之名誉生命何如?天下福祉方为重要!”

    礼部尚书却道:“人非刚正不阿,将来免不了要走岔路,如何能够将这样的人提拔上来?老夫倒要怀疑那取士之人是否有意维护了!”

    “大人,话不能这么说,”方毅毕恭毕敬,态度已较方才好上许多,“若人人皆清正向前,自然是好,但世上奸宄蠹虫何其多?明面上的方法过于直接纯正,那些森狱手段又岂能尽防?万不得已,总要有人行下极端,此之为‘事急从权’!”

    “荒唐,如此之人,必将左右逢源,难经诱惑,私欲膨胀,如何能够为官清廉,一心为民?”

    “大人这是以偏概全!此人能够死里逃生,全靠一副忠肝义胆,以及坚韧不拔,还未入堂,岂能轻下结论?”

    眼见两人又要吵起来了,冯九卿连忙说道:“哎呀,两位大人这番言辞,倒让哀家想起来一句话来。”

    太后开口,二人自然得停下,却都没说话。

    好在有齐璞瑜捧场,齐璞瑜疑惑的“哦”了一声,“太后想起何人?”

    冯九卿施施然走上凤座,身体却偏了偏,靠向皇位,同那两人玩笑。

    “不知皇上和王爷可还记得韩非子的《五蠢》一书中经商之道?是为‘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扬善取利,不在话下,为商者尚能如此,为官者又怎惧怕?”

    眸光流转,齐璞瑜饶有兴趣地看着她,“太后此言,本王不解,不知这经商之道与为官之道,有何相通之处?”

    冯九卿淡然一笑,“商者,为己谋利,官者,为国谋利。不过一小一大,若细论来,官者何尝不是为己谋利?”

    冯九卿侧头,目光明亮,目光灼灼地看着底下二人。

    “为官之人,为民所谋,岂不为满足心中的抱负?泱泱大国,碌碌众生,谋其生利,难道不想名留青史?纵然都不想,一心只为民生安泰,岂不亦为心中所谋?家国自古不分,官民有何不同?尽忠为国,护民为国,难道,不也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

    礼部尚书皱了皱眉似想反驳,一时间却想不出来反驳的话。

    方毅脸色渐红,越发激动,“太后所言!臣深以为是!”

    “妇人之见,仅堪一哂罢了,”冯九卿略点了点头,又道,“方才大人说好官清官之流,哀家身处后宫,虽然垂帘听政,终究未做朝堂之官,不知其中细别,但有一言,这好官、清官,心中所藏,可是民生?可是国家?可是天下?”

    “若是,我东华之包容,只望有一日万国来朝,气纳宇宙,俯首苍穹,天下盛世不出其右,既非贪官、恶官、腐朽之官,何官不能承?”

    “至于此人今后会否行差踏错,哈,”冯九卿慢慢勾起嘴角,转头看向齐尚,目光一柔,“这,就是皇上的责任了,若是不能拘束朝臣,皇位浩荡不临他身,不能令其时刻自省,皇威不显,不足以震慑朝臣,乃是为王者过!”

    为王者过!

    四字一落,齐尚的脊背都不由打直,后背蓦地发热,怔怔地看着冯九卿。

    礼部尚书不知何时站了起来,惊诧地望着冯九卿,方毅双眼微红,手指都在不自觉地颤抖着,“正是……正是如此,正是如此啊!”

    寂静无声的紫宸殿,忽地响起了掌声。

    齐璞瑜拊掌叹道:“太后之言,如道本王心声。”

    “过奖了,”冯九卿深吸口气,却又缓缓走下阶梯,来到了礼部尚书之前,略低了低头,“尚书大人,往后的人与事,大人与其忧心忡忡,不若倾尽全力,辅佐我王,再造一个东华盛世,慷慨明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