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空手套白狼



    冯九卿将人引进殿内,叫人将炉子填上,回头在位置上一座,淡淡地挑眉。

    “今儿满朝休沐,王爷不是带着皇上去骑马了?怎么还往哀家这里跑?”

    齐璞瑜手里拿着茶杯,却没有动,深邃的视线都放在了那双眼睛上。

    往日也见过她这般瞧人,可今日不同,那淡淡薄红的妆容渲染着眼角,衬着柳眉如远黛,动作再小,也能透出异样的万种风情。

    不经意地往别处一瞧,就能瞧出心动来。

    冯九卿疑惑地看着他,“王爷?”

    “哦,”齐璞瑜敛眸,低头看着自己手中的茶杯,淡黄色的茶汤里迎着他深沉压抑的凤眸,幽深瞳孔似将所有可遇不可求的情绪都压制在触不可及的深渊。

    “是皇上要来。”

    冯九卿转而看向小皇帝,小皇帝却拿着春云手中的白玉青瓜形胭脂盒打量。

    “母后,这是什么胭脂啊?朕听红裳说过,石榴、山花和苏芳木做成的面脂甜腻生香,用着甚好呢,母后这个也是吗?”

    齐璞瑜嗤笑,撑着脸颊道:“那只是次等面脂,你手上的乃是纯正的玫瑰碾成了汁,浸了蚕丝棉晒干,要用时化水在手中晕开,清香娇美,可不比山花等,过了时间,便颜色沉默,做画画的颜料倒使得,画在脸上却次了些。”

    小皇帝惊讶地睁大嘴巴,“齐叔伯,你懂得好多啊。”

    齐璞瑜一怔,视线往外面的风雪上扫,尴尬道:“不过是书上看的。”

    “妇容你也看?”冯九卿玩味地勾起嘴角,“王爷可真是见多识广,一眼便能看清楚哀家这胭脂的来历用法,倒是研究颇深啊。”

    小皇帝低低地笑了声,“齐叔伯博览群书嘛,朕记得齐叔伯的枕头下还藏了本《灵狐野史》呢。”

    齐璞瑜脸色微变,下意识看向冯九卿,义正言辞道:“本王没有。”

    冯九卿慢慢端起茶杯,挡住了自己微扬的嘴角,却没忍住那吃吃的笑声,齐璞瑜脸上发烫,瞪了眼小皇帝。

    小皇帝睁大眼睛,很是无辜地看着他,他又乖又单纯,根本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呢。

    齐璞瑜:“……”

    冯九卿施施然饮了茶,而后才道:“今儿难得休息,皇上怎么跑哀家这儿来了?哀家这慈荣殿可沉闷得很,没什么好玩的玩意哦。”

    小皇帝摸了下鼻子,“母后这里没有,马场那里有嘛。”

    “现在?”冯九卿看看外面的风雪,沉吟道:“这风雪有些大了,且等半个时辰吧,春云,去把上次端州进贡的棋盘拿过来。”

    春云会意,正要出去,却见外面一个小太监在门口站着,小太监张头谈望着里头,又不敢请安进来,只好在门口徘徊。

    魏嬷嬷脸色微变,冯九卿也看见了那小太监,却轻轻地笑了笑,不以为意道:“那小太监不是御膳房的吗?莫非杭大师傅又想出了什么新菜色?魏嬷嬷,你去问问,要是合意,便叫他送上来。”

    “是,太后。”魏嬷嬷低头走了出去。

    齐璞瑜盯着那小太监细看两眼,似笑非笑道:“御膳房何时来了这么个小太监,本王倒是看着眼生。”

    “王爷日理万机,哪里见过这些小人物呢,也就哀家好一点口腹之欲,日日着人同他们叮嘱着,他们才想着到哀家眼前晃悠。”

    冯九卿抬头,看着春云端着个白玉星罗棋盘过来,又道,“不说那些了,王爷瞧瞧这棋盘可用的?”

    两个小宫女在中间放了桌椅,春云小心翼翼将棋盘放下,齐璞瑜看了一眼,有用手指摸了下棋子儿,微微点头。

    “做工细致,子带清香,入手纯滑舒适,好似上等绸缎,的确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哀家也觉得甚好,故而才将之留下,”冯九卿对小皇帝道,“皇上也学了一年棋了吧,不如跟摄政王对弈一盘如何?倘或饮了,母后亲手给你缝双袜子。”

    齐璞瑜挑眉,“为什么是袜子?”

    冯九卿答得理直气壮,“因为袜子最不费功夫。”

    齐璞瑜:“……”

    小皇帝倒是不介意,将胭脂盒一放便坐了上去,拿了白子一笑。

    “齐叔伯先让我三……唔,十个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