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兵权



    兵部几番筹谋,拿出来的计划却无一个上得了台面,礼部尚书整日浑噩,朝中上下,那个一直让他们又敬佩又质疑的人“去了”,他们才发现,这东华没准不堪一击。

    稀稀疏疏的上奏入不了耳,朝臣看向那空着的皇位,沉沉一叹——小皇帝闹脾气不上朝了,看来是被齐璞瑜殁了的消息伤到了。

    他们只好将目光放在了另一个可以主持大局的人身上,珠帘后的太后,昨日瞧着太后足够镇定,今日亦然,但怎么看那表情有些冷漠无情呢?莫非是珠帘花了眼睛?

    “摄政王之事,哀家甚是哀痛,”冯九卿语气平平地说道,“好在王爷临死之前也算平了边关,做了一件好事。”

    听听?这是人说的话吗?

    有人的脸色不大好看了,什么叫临死之前做了一件好事?没有摄政王,这东华早就败了!

    但另一部分人却同冯九卿的想法差不多,当头一个便是姚国相,他凝着眉毛,一张老脸给人看起来像是死了儿子,仿佛悲恸不能自已,私底下不定怎么高兴呢。

    姚国相不说话,冯宇也不开口,冯九卿等了片刻,见无事上奏,便道:“众卿家若是无事,一切便照昨日来吧,且看看南泽接下来究竟是战是和,再作打算,兵部……”

    冯九卿话才出口,那兵部尚书便跪了出来,“老臣无能,辜负太后期望,还望太后允许老臣解甲告罪!”

    礼部尚书一愣,脸色随即变得极为难看,“老东西!为官几十年,竟看不出你是这种玩意儿,出了事拍拍屁股就想走人?你还是人吗?你个忘恩负义地逃兵!东华白养你了!你个白眼狼!”

    兵部尚书满脸苦涩,“太后!老臣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冯九卿淡淡地“哦”了一声,眯着眼睛看着跪地的兵部尚书,她依稀记得,这兵部尚书姚派的人,不禁扯了下嘴角,勾出一缕微弱笑意,“兵部尚书,当真要辞官?”

    姚国相挑了下眉,有些丢脸,却也没说什么。

    摄政王死了,他自信这朝局便是在自己掌握之中,没了这老家伙,还可以塞个年轻的进去,有什么可挽留的?

    倒是边关那边,也是该派个人去提醒一下罗华公适可而止了,他就是不适可而止,自己派在他身边的人,也能逼他适可而止。

    不仅如此,想来边关大乱,再往两关推进着,养军总得要点军费吧?吃穿行军总也要费钱吧?他那银子算是可以放出去了,借着别人的名义,往东华南泽里都能要钱,既不脏手,大把大把的银子还入了自己口袋。

    姚国相越想心里越舒坦,倨傲地扫了眼那摄政王的宝座,便想着那尸体被运回来的时候是个什么模样,嘿,倒是比叫他挫骨扬灰!

    这东华,到底还是他的。

    早朝又是不欢而散,有人试探兵权何落,冯九卿却以一句摄政王生死未定堵了回去,随即又回了慈荣殿,还没进去,就看见几个意外的人影,恰是肃宁宫那一团。

    看似端庄的姚太妃,却坐在属于太后的宝座上,魏嬷嬷被齐嬷嬷挡着,小皇帝坐在正中央的位置上,冷着一张小脸,脸蛋上还挂着泪珠儿。

    冯九卿饱含深意地看了姚太妃一眼,“姚太妃,你这是坐错位置了?”

    姚太妃慢悠悠地回神,施施然起身,轻笑道:“太后见谅,本宫只是见皇上没人陪着,特地来陪陪皇上,一时累了恍惚了,总也不是故意的,太后可莫要笑话姐姐。”

    小皇帝狠狠瞪了姚太妃一眼,冯九卿看得清楚,却也不说什么,只是上前将小皇帝抱起来,笑道:“太妃鲜少来我慈荣殿,今儿却还知道关照皇上,想来心中还是放着先皇的,哀家怎么会笑话太妃?”

    “不过宫里有宫里的规矩,这姐姐妹妹的,哈,大家若同为妃子叫一叫也无妨,而今时候变了,太妃还是改了口比较好。”

    姚太妃眼中嫉恨一闪,“太后说的是,不过大家到底还是有姐妹情谊在不是?”

    冯九卿勾了下嘴角,目光却清冷至极,毫无热度,“太妃心中有,自然是好事。太妃也见到了,皇上在哀家这儿休养得甚好,不劳太妃费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