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摄政王殁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只是冯九卿贴身的簪子。

    象牙白的卷云簪子,质地通透只是表象,里面塞上一角宣纸谁也看不出来。

    要不说小太后聪明呢,这明晃晃的作案物件就戴在头上,里头藏针藏毒都可行,可比那不方便携带的匕首好使多了。

    月牙儿的光芒顺着白玉划过,就像调皮的萤火虫沿着玉面飞过,点亮了那双凝注认真和欢喜的眸子。

    这东西既然到了他手上,想拿回去可就难了。

    这里面的信息也到了他手上,想要算计他,也难了。

    黑白分明的目光骤然深邃,像是不知从哪儿偷取夜雾入了心神,藏着本该有的情绪,他站起身,回过头,看见了整装待发的五位将军,还有那个满脸无奈的杜荣。

    “送佛送到西,”齐璞瑜将姚太妃亲自书写的告密信放在了杜荣手中,微微一笑。

    “就劳烦壮士,将此信送至罗华公手上了。”

    杜荣被逼上梁山,却也无可奈何,只得接下。

    齐璞瑜回头看看那大片的营帐,嘴角一勾,“传我军令,拔营!”

    ……

    捷报频传的消息在第二个月一旬过后,有了变化。

    摄政王大军盘踞山坳,意图做最后一击,谁料想却被南泽大军偷袭,山谷血流成河,事故如山,摄政王齐璞瑜,殁。

    消息传入朝廷,所有人竟然忘了反应,他们攻讦、诽谤、辱骂的东华摄政王齐璞瑜,本以为就将凯旋,谁料想竟然出乎意料的死了?

    小皇帝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人。

    他呆坐了一会儿,像是蒙学初识字,一个字一个字的念了一遍又一遍,而后浑身一震,跳下了皇位。

    “你撒谎!”

    报信的士兵惊吓地低头,藏住了自己的心虚,但看着别人眼中,却是另一番意味。

    礼部尚书倒退一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被左右手忙脚乱的扶起来,又觉得破不真实,耳边嗡嗡的不知响起的是谁的声音,怪烦闷的,所以他一把将之推开,抓起那千里报信的小将军。

    “胡说八道!”老尚书的眼睛瞬间红了。

    “你他娘的是不是在胡说八道?摄政王怎么可能死?他死了,我东华岂不就完了!?”

    小将军被吓得声音都忐忑起来,“尚、尚书大人,这是军报,是真的。”

    “不可能!你骗我!齐叔伯不可能死的,你就是在骗朕!”小皇帝大吼一声,扫开了桌子上的几本奏折,就要冲下去。

    一道深红身影从珠帘后蹿出,将泪流满面的小皇帝抱竟怀里。

    “皇上!皇上不要激动,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未曾看到尸体,哀家不信,皇上也不信。”

    冯九卿承认,在听到齐璞瑜身死的消息时,她的确慌了一下,以致于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但很快,她就反应了过来。

    齐璞瑜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死?她分明已经将消息传了出去,按时间推算,无论如何也足够他转移阵地了啊。

    冯九卿将小皇帝死死压住,小家伙年纪小,那指甲就跟狼爪子似的在她手臂上刮下好几条长痕,这细密而尖锐的刺痛着实叫她脸皮抽了好几下,险些压不住喉中的呻 吟。

    “慌什么!”冯九卿一声大吼,“来人,将尚书带下去,请太医照顾,将军报呈上,其余人等,各自回府,派人出京查勘。”

    军报呈上,冯九卿迅速看了一眼,又啪的一声合上了军报,顿了顿,扫了眼姚派人马,见他们脸上讪讪,有惊有喜,咽了口唾沫,又道:“南泽军队如何?”

    传信的小将军被那老尚书挠得狼狈不堪,说话的声音都变得有气无力。

    “回太后,王爷与南泽军殊死一搏,南泽暂退,边关闭锁,可保一时安宁。”

    “那就好,”冯九卿一脸沉痛,“摄政王为国尽忠,然而南泽之危尚待解决,兵部,哀家限你两日之内拟出规程,保我东华边关!”

    兵部尚书苦着脸,连他们东华的战神都倒下了,他们兵部几个人不是年纪大了就是兵不在手,国库又空着,这有什么办法啊!

    但尽管如此,兵部尚书还是只能道:“臣遵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