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告密信



    战事持续了一个月,捷报频传慢慢镇住了慌乱的人心。

    加急快报里无一不是战场恢弘厮杀血拼,绵延的战场好像从边关延伸到了京城,血腥的风压抑着宫廷的太平。

    冯九卿一直未曾理会弹劾摄政王的奏折,大概是让人想通了,齐璞瑜到底还是要回京的,还是带着战功回京,他们闹腾得太过,回头清算时受难的还是自己。

    冯宇失了御林军,危机感却越加严重,看着小皇帝身后坐着的女子,虽然魏嬷嬷来报的信息总是挑不出错处,但他却有一种怪异的感觉。

    他的女儿,失了控制。

    冯九卿过了一段自由日子,几乎已经忘了收到信札时的沉重,但魏嬷嬷拿着信札再次出现在她眼前时,冯九卿还愣了愣。

    “太后,”魏嬷嬷柔声道,“这次怕是冯大人有意试探太后,太后可要回信?”

    冯九卿笑了笑,“回什么?我素来不喜回他的信,若是此刻突然回了,不觉得是在欲盖弥彰吗?不必回了,直接烧了吧。”

    魏嬷嬷睨了眼桌面,桌面上其实早就已经放好了一封信,却不是来自于冯宇,而是来自远在千里之外的摄政王。

    冯九卿不曾注意他的打量,将桌面的信拿在手里细看。

    信中的意思说来说去不过也就是一个“顺利”,并无甚值得斟酌的地方,就是比往日有趣些。

    齐璞瑜说京城里的姚青儿给他送了一封“家书”,字里行间问得都是他情况如何,何时回去,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

    冯九卿没想到姚青儿到现在还没放弃勾引齐璞瑜的想法,隐约觉得哪里有些奇怪,却又说不上来,便接着往下看去。

    “南方有座云柏山,四季如春,山花烂漫,我闲来无事,在山上建了一座竹屋,坐北朝南,日光从清晨贯入,正午又不见,到了搬晚却又看得见晚霞,温凉宜人,九儿可想来看看?”

    冯九卿竟笑了出来,她眯了下眼睛,想着那四季如春南北通透的竹屋,却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出来竹屋是长什么样子。

    “他一个王爷,想来主子都是刷着油漆的吧?”冯九卿被自己的想法逗笑了。

    “到时闲。”

    冯九卿看到最后一个字,倏觉有些遗憾,他从没去过南方,若真有那么好的地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她倒的确想去看看。

    “唉。”

    冯九卿起身,将信件折好,收进了盒子里,看着盒子里的其它信件,怪异一闪而过,抿了下唇,却没有多说什么。

    不过是几封信而已,她只是担心这些东西传出去叫人笑话罢了。

    将盒子盖上,收进书架匣子后面,冯九卿回头,正要招人入寝。

    若不快些,只怕等会小皇帝又跑过来,她反倒不方便。

    正在此时,却见魏嬷嬷脸色阴沉地走了进来,回身关上殿门,动作隐秘小心,甚至有些鬼祟。

    冯九卿见她面色有异,顿了下问:“怎么了?”

    “太后不是让奴婢注意肃宁宫那边吗?”魏嬷嬷从袖中拿出一截拇指长的纸片。

    “太后,这是奴婢刚从肃宁宫外出的宫女身上搜到的,您看看。”

    神色一肃,冯九卿将纸片打开,却见上面用极微笑的四个字写着一句话。

    南栅营,三万,山坳,使者。

    “南栅营?”冯九卿脸色微变,忽地将方才收进去的信重新拿了出来,目光迅速扫过。

    “南栅营尚有三万兵马,藏于山坳,乃是备用兵马,是……杀手锏。”

    这不是战场机密吗?为什么姚若华会知道?消息又是怎么传回东华京城的?他们、他们难道是想……一网打尽?

    “魏嬷嬷!准备笔墨。”冯九卿将信件胡乱收了,心下一沉,手脚冰凉。

    这消息从边关传到京城,想必是齐璞瑜的队伍里混进了姚家的探子,姚家与罗华公有所勾结,莫非他们是想将此事透露给罗华公?

    若是如此,三万兵马岂不是危险了?那齐璞瑜他又能平安吗?冯九卿脸色渐渐狰狞。

    “通敌卖国,好你个姚家,好你个姚若华!”

    魏嬷嬷有些害怕,“太后稍安勿躁,我们毕竟还没有证据,姚家树大根深,决不可现在撕破了脸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