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大战舰?是不是大-跃进?-第2/4页
即便只是太空巡洋舰而不是太空战列舰,对现在的人类来说,技术上还很难实现,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材料。
千忆的“智质”是人类无法获得的,就连夏鸣都没有。次一级的智银,都在夏鸣的清道夫号,以及思远号空间站上,也指望不上,除非获得智银核心,只能靠人类现有的材料技术。
对人类来说,最大的宇航器也就是新一代的国际空间站,而且那还是靠架子把一个个小的舱室挂起来的。要一下子飞跃到造出长轴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宇航器,都还难以办到。
原因就在于,宇航器越大,速度越快,对结构强度要求越高。如果还靠钛合金之类的材料做骨架,这样造出来的飞船,稍微加速、减速或者变向,各部位的结构就会变形。
像《独立日2》里那种比月球还大的宇宙飞船,在材料方面的科技不知道超越了人类几百年几千年,还会被人类吊打,实在是对不起科学。当然,看爆米花电影连脑子都不能带,更不用说科学。
夏鸣提出的这个方案,在战舰尺寸上就已经有了轮廓。
要搭载的武器就决定了战舰大小,主要武器每一部都要吞噬一座电厂的电力。即便是核聚变反应炉能小型化,在配套技术没全面跟进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小到哪里去。而且,不管是激光炮还是轨道炮,需要的能量密度也是惊人的,电容系统也要占很大空间。
其次是动力,要推动这么大个头的战舰,达到接近清道夫号的速度,还要有相当的机动性,就需要多部大型离子引擎。离子引擎的燃烧消耗量不大,对电力同样也有巨大需求,反过来又要加大战舰尺寸。
再算上载员生活空间,维生系统,武器弹药存放等等需求,gei计算的战舰最低体积是三艘福特级航空母舰的总和。
设计师们在总体设计上的工作之一,就是找到最合理的空间分配方案,并且根据方案中每部分的指标,对相应分系统提出要求。如果连这一点都搞不定,就没必要再琢磨下去了。
年轻的设计师们依靠苜宿引擎和设计gei的帮助,充分发挥想象力,弄出了五花八门的外形方案。有洗练简洁的民主自由风,有充满了棱角和尖刺的集-权专-政暴力风,还有不对称的奇幻风等等。
但瓦西里告诉他们,不管是什么风,都没用!
站出来的设计师对瓦西里这个态度很不满,这是明摆着否定夏鸣的需求方案?
有人带头,其他设计师也纷纷跟进。
“变异博格的巢穴,材料虽然不是智银,但也差不多,在我们没研究出新材料前,完全可以拆巢穴的用啊!”
“巢穴长轴有一百多公里,它的构造是什么机制,可以克服强度问题?”
“如果把所有轴向长度都限制在五百米内的话,对材料强度的要求就没那么高了吧?我设计的刺豚方案正好合适!”
瓦西里摆手,严肃的说:“断开ar连接,数据终端也关掉,禁止录像录音。”
设计师们半惊半疑的照办,瓦西里将一枚存储卡插进手腕的pei里,图像在大屏幕上出现。
“这些现在还是机密,你们可以看,不能对外泄露。”
瓦西里话刚说完,设计师们都抽了口凉气,眼睛死死黏在屏幕上。
阴暗的通道,怪异的舱室,显然是变异博格的巢穴。
镜头应该是一个人的头盔摄像机,一边走一边用太赫兹扫描仪观察,嘴里还低声自语。
“星联科学院,工程部宇航器设计中心,卫龙,2023年7月16日,变异博格巢穴研究,第十二日。”
“我已经完成了动力系统功能舱室的模型还原,今天调到结构组,琢磨这么大的家伙是怎么解决材料强度的问题。”
“科学院的材料部门已经搞明白了巢穴外壳的构成,很遗憾,除了被变异生物侵蚀的部分,其他部分都是普通的钛,甚至还有合金钢。从成分上看,也就是人类八十年代的水平。”
“即便是被侵蚀的部分,结构类似智银,但在各方面性能上,都比清道夫号和思远号上的智银差很多,而且跟变异博格尸体上的那些材料一样,都呈现出一种奇特的锈蚀现象……怎么说呢,原本的材料或许跟智银一样,带着点生物特征,但现在,它们都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