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大战舰?是不是大-跃进?



    “你们这些方案,想法倒是不错……”

    安塔尼亚西北,鲲鹏公司宇航研究中心,瓦西里正在训几个年轻人。

    “我们在太空科技上的确有了长足进步,不过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丢掉基础,用想象力和美学替代科学。”

    依靠pei的同步翻译智能,瓦西里嘴里说着俄语,其他人的ar视野里会挂上需要的字幕,并不存在沟通问题。

    “宇航材料这一关,我们至今没有取得大的突破。我无法想象,依旧用钛合金做骨架和外壳,外加工艺复杂的各种涂层,这样造出来的巨大飞船,可以承担太空中的剧烈加速,更不用说还要进行战斗,所以……都不合格。”

    瓦西里挥手,ar视野里一堆设计方案的模型化为齑粉,让这帮年轻设计师们哀声一片。

    “我们是工程研究,需求优先!”

    某个设计师勇敢的站出来反对权威,瓦西里是跳板项目的核心成员,星联成立后,不仅负责宇航器总体设计,还分管宇航器的动力系统,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宇航器设计师之一。

    不过在这些新生代眼里,瓦西里是从火箭时代走过来的,太拘泥于传统。而且专业方面,最擅长的还是动力系统,在新时代的宇航器总体设计上,并不足以教育他们。

    “材料做不到,我们就对材料提出要求,而不是根据现有的材料来决定能造出什么飞船。”

    年轻设计师挥手将设计指标发到空气中,这是星联管理委员会对鲲鹏公司发送的设计说明。

    这份说明是夏鸣从联合国总部回来后,在核心实验室里泡了好几天拿出来的需求方案。

    方案要求,未来星联必须具备一种强大的太空作战平台,也就是太空战舰,在火力、防护、机动以及自持力等各方面都具备相当能力,可以应对各种作战环境。

    火力方面,夏鸣提出,战舰必须同时搭载威力足够大的激光武器和动能武器,并且平台还得留出充裕的空间,搭载导弹武器,以及未来的新式武器。比如离子炮。

    目前具备实用价值的激光武器最大功率为200兆瓦,一般来说,100千瓦的激光炮可以在2秒内摧毁小型导弹,500千瓦可以摧毁弹道导弹和战斗机。这还是在大气层里,在太空威力和射程会更强。200兆瓦足以在3秒内烧穿二战时期的战列舰装甲,方案里要求平台至少要搭载两部这样的武器。

    动能武器自然是电磁轨道炮,方案要求,战舰至少搭载两部口径200毫米,动能1000兆焦的轨道炮。这样的轨道炮可以直接打穿变异博格的巨舰巢穴。

    另外还要搭载一部范围和强度极高的超高频微波武器,可以弱化乃至摧毁上百公里内的所有生物目标。

    除了这些主武器外,还会有大量中小威力的武器。另外还会加装相当数量的中小口径火药武器,应付电源失效后的紧急情况。

    防护方面,毕竟没有点出能量护盾之类的黑科技,从科学原理上说,这类技术跟反重力技术一样还远得很,因此只能靠材料硬扛。再考虑到机动性的问题,方案在战舰的硬防护方面要求很低,只要求外壳抵抗一般火药武器,核心区抵抗战舰自身装备的中小武器,更多精力放在了智能损管方面。

    相对硬防护,战舰在软防护上考虑得更多,对各种射线的防护考虑得非常周到,要求拿出来的设计方案要有足够的冗余量。

    机动方面,方案要求战舰具备20天从地球到星门的巡航速度,而且有一定的战术机动能力,比如回转半径等等,虽然比大气层的战斗机低得多,但怎么也要有迅速避开战斗禁区,防止被友军火力击中的能力。

    自持方面,夏鸣希望能达到可以支撑三个月巡航的水平,并且拥有初级的冶炼和制造能力,可以依靠小行星资源进行基础物资的补充和一定程度的损伤修复。

    看得出,这个方案并不是类似“太空要塞”之类的决战兵器,而是一种可以大量建造,功强守弱,适应力强的战舰。如果拿海战思维来对比,相当于巡洋舰。不像unoc,在尤纳斯的重建计划里,强调的是机器人战斗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