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清乡现场会-第5/6页
这一下可好,戏台下的村民们听得昏昏欲睡,小孩子们吱吱呀呀,转动着好像安装了方向盘的脖子,左顾右盼,前瞻后瞧,手也不闲着,在抢夺着那些花花绿绿的西洋糖果,每一个小孩子,都是典型的“人来疯”,他们是从来不怕热闹的。
村子里的妇女们嘻嘻哈哈,互相扯衣服扯袄,还有几个在纳鞋底子的,还有撩起衣服喂奶的,一时之间,倒有不少特工的目光,都被这一对白花花的物件,吸引过去了---好有威力的一对“炸弹”呀!
不知是谁,居然还趁乱捎进人群里面好几根甘蔗,附近的汉子们很快便人手一截,一边嚼,一边吐,不多长时间,清扫的干干净净的地面上,满满都是垃圾!!
前来观礼的日本人不由得纷纷纳闷,中国人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他们好像随时都能够生产垃圾似的,他们走到哪里,哪里便很快就会出现遍地的垃圾……
一时之间,乱成一团,陈公博在台上味同嚼蜡,又不能公然发作,只好忍住怒气,勉强讲了半个钟头,方才在“热烈”的掌声当中鞠躬下台。
此刻他感觉自己简直就像是茶馆里面说相声的“杂角”,自己的段子还没说完,下面的观众却已经忘记了自己,自顾自的喝茶嗑瓜子了,也就只好自嘲的笑了笑,下得台来,一脸庄重的站在队伍中间---今天是丁主任的“开张大喜”,他是必须要给面子的,尽管心底里,他骂了这些可恶的愚民无数次祖先。
丁主任当然要给今天破格赏面子前来的周佛海讲话的机会,百忙之中的周佛海,也是趁此机会出来散散心---他负责筹划新政府的组建工作,跑官要官的无耻汉奸们,几乎踏破了他的门槛,心里烦躁,能到这山明水秀的地方来逛一逛,然后品尝一下鲜美的河鱼,也是很惬意的,更何况,还能给姓丁的一个面子,今后很多事情,还需要姓丁的配合的。
周佛海的讲话干净利索,没有冗长的理论,没有空洞的口号,这倒很符合他的性格:务实,高效,简练,可惜的是,他空有济世之才,在汪伪政权这个肮脏无比的大染缸之中,也是半点施展不开的。
不只是他,只要是想做点儿什么事情的人,最终都会发现,自己投错了码头,陷入了这么多人渣的包围之中,想做一点儿正常的事情,是根本不可能的。
村民们忽然发出了阵阵欢呼,丁主任和陈公博都很诧异,仔细听才发现,周佛海竟然在台上“大派礼物”,他向聚贤村的村民们保证,今后三年,聚贤村都不会被征收任何税赋,政府也不会在聚贤村里
面抓走任何一个壮丁,还要给村子里修路.通电.装电灯,村民们面对如此恩惠,自然欢呼雀跃,连连叫好的。
陈公博和丁主任不得不佩服周佛海,这家伙办事的确有手段,以他们这些大人物的权力,给一个小小的聚贤村一点点恩惠,简直是易如反掌,可是,自己,为什么刚才就想不到呢?!
这也许就是政治才干的差别吧。
周佛海在一片村民们的欢呼声之中下台,丁主任连忙过去百般奉承,陈公博却冷着脸,不发一语。
周佛海回到队伍中间,站在陈公博身边,两个人居然互相之间,一言不发---谁能想到,这两个人,在民国十年,还曾经共同出席了那一次改变中国历史的大会,那时候的他们,年少轻狂,意气风发,一心想要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改变中国的命运……
历史就是一个只能向前汹涌而去的大潮,无论你想做什么,都只能顺着这个潮流,跟着它的方向奔向远方,如果你竟然逆流而行,或者不能适应它的汹涌澎湃,那么结局只有一个:你会被这个大潮,无情的卷进漩涡,无情的吞没掉的。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可现在的问题是:历史是没有旁观者的,身在大潮之中的人们,也许根本就分不清,自己究竟是顺流,还是逆流,只能相信自己的选择,哪怕这只是一场赌博。
有人说,政治就是赌博,在投入了国民党集团十几年之后,陈公博和周佛海两个人在中日战争的关键时刻,再次孤注一掷,投敌叛国,做出了他们一生当中最重要的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