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清乡现场会-第4/6页





    “汪主席万岁!!”人们跟着继续高喊口号,很多人此时关心的却是,昨天丁某人的手下答应的,每家发放五十块钱的奖励,什么时候能够分发到位---五十块钱,在农村乡下,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横财了。

    “很好,大家有如此的热情,何愁土共不灭,民国不兴?!”丁主任热情高涨,继续说道:“下面,我们荣幸的邀请国民政府立法院长.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陈公博先生,给大家训示讲话!!大家鼓掌!!”

    村民们立刻就鼓起掌来,他们虽然是乡下人,可是“第二号大汉奸陈公博”的鼎鼎大名,他们早就耳熟能详,今天总算见到“活的”了,一时之间,好奇心顿时战胜了恐惧感,人群骚动,后面的人纷纷踮起脚尖,认真观看这位风云大人物的真容。

    “各位乡亲,陈某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在此见面,共同庆祝国民政府的成立,共同见证清乡工作的辉煌成果。我陈公博也是出身乡梓,年轻时也曾半耕半读,看到大家的田园之乐,实在是感慨万千,千言万语,一时之间,不知从何说起。”陈公博和汪精卫不同,汪精卫演讲,永远都是追求那

    种高高在上的风度翩翩,让人不敢平视,只能匍匐在地,举头仰视;而陈公博的演讲,追求的是平易近人,让人不知不觉之间,主动和他接近。

    陈公博这是在骗人,他根本就没过过什么“半耕半读”的生活,他生于广州北门的一个官宦之家,家境殷实,学识渊博,兼通中外,先就读于广州法政专门学校,然后又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那可是蔡元培做校长的时候的北大,人才济济,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足以影响整个中国几十年的政治格局。

    陈公博早就习惯了骗人,因为早就有人说,政治就是骗人,政治家就是骗子,这话用在汪伪集团身上,怕是一点儿也不错的,他们都在骗人,只不过骗术技巧,各不相同罢了。

    “乡亲们,现在汪主席带领我们,成立了中华民国新政府,和平.反共.建国,要再造乾坤,建设我们的新中国,建设我们的新家园,大家,愿不愿意呀?!”陈公博笑意盈盈,看着台下,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这恐怕是他这辈子,面对的最低微的演讲听众了,其实他心里早就充满了厌烦:台下面这些卑贱的泥腿子,知道什么大道理?!今天换上了丁某人给提供的新衣服,口袋里装着丁某人给发放的西洋糖果,就懂得什么叫“和平反共建国”了吗?!

    愚民,纯粹的愚民!!

    人群当中早就埋伏了很多丁主任的手下,他们也打扮成了村民模样,如果不是他们营养充分的油脸和旁边村民们因为营养不良而格外消瘦的脸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站在台上的陈公博,几乎认不出来他们呢。

    人群当中的丁主任手下,并不仅仅是为了负责会场的安保,他们还有一个重要任务,便是负责烘托会场的气氛,就好像北平天桥剧场里面那些个领头鼓掌叫好的“托儿”,据说,如果这些老兄发挥的作用好的话,他们的报酬,居然比那些“垫场”的相声演员挣的还要多的。

    果不其然,陈公博话音刚落,几个大汉已经同时高喊:“愿意!!”

    “愿意!!”“陈院长说的对!!”

    “陈院长劳苦功高!!”

    ……

    戏台下的村民们乱七八糟的跟着大汉们喊起来,在他们看来,此时台上的所谓大人物,不过跟他们平日里请的那些戏班子里的戏子差不多的地位,都是卖力的表演,让他们鼓掌叫好的----而且今天,不用花钱。

    戏台上的陈公博并不明白自己的“戏子”身份,他看到自己演讲的效果如此显著,心情很是不错,于是又对牛弹琴一般,讲了一番汪精卫兜售的汉奸理论,不知不觉之间,连篇累牍的文言文滔滔不绝,就好像一个清朝的大学士在讲话一般。

    也真是好笑,台上的陈公博看台下的村民们像是一个个傻子,而台下的村

    民们,看台上不知说些什么的陈公博,却像是个得了癔症的疯子----你在看别人的笑话,却不知别人也正在看你;人生的境遇,大多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