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千年古城 多灾多难-第3/3页





    林安县县城东西长四公里,南北宽不到四公里,基本上是一座正方形的城池。四面有建造形制完全相同的四座两层双重檐歇山式屋顶、覆以腰檐、飞檐翘的城楼,面阔五间,通宽31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9米,楼连台通高35米。城楼下部用灰紫色砂岩砌筑,城楼上部则用细黏土烧制的灰砖砌成。城门宽3.5米,高4米,呈半圆拱形,两扇城门都用铁皮包裹,再用圆头铁钉密钉,牢实坚固。环城四围的城墙宽约一丈,城墙下部内外两侧全部用精工细磨、规格一致的灰砂条石加石灰浆砌筑;城墙中间填以碎石黏土,层层夯实;城墙上层填充物改用石灰、鹅卵石、黄土拌成的三合土,反复夯实,厚约半米,最上面铺设两寸多厚的花岗岩石板。城楼高大雄伟,城墙高厚坚固,城门上方镶嵌着一块宽一米多、高半米多的整块花岗岩石板,石板上凸刻着林安两个雄浑遒劲的隶书大字。很久很久以前,林安县县城四门的建筑还是完整的,包括城楼、箭楼、瓮城、谯楼等。由于几百年来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战争,每次战争都会损毁一部分建筑。战争结束后,由于经济拮据、财政困难,官府无力全部恢复城楼的原样原貌,只好拆掉被损毁建筑的砖石来修补砌筑。很多城里城外的居民,偷拆城砖、石条、石板,翻盖在战争中烧毁坍塌的房屋。官府、官吏、商人更是明目张胆地公开组织大规模地拆运,用来建造府衙和宅邸。经过了多少年后,箭楼、瓮城渐渐地被拆掉、拆光,最后只剩下了四座完整的城楼和环城城墙。然而,林安县这座千年古城,能不能幸运地躲过眼下这场战火频仍的浩劫灾难啊?     

  


    本章完